4月9日下午,由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指导,湖北省劳动模范协会、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研究分会与文华学院主办,以“弘扬三个精神,筑梦青春未来”为主题的劳模工匠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文华学院举行。五名劳模分别来自轨道交通、法律服务、钢铁焊接、电力检修和新质生产力等领域,与400多名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用各自的奋斗历程诠释了“三个精神”的深刻内涵,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深入推进文华学院“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协同联动,立德树人
本次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实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决定》的重要体现。校长陈奎生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勉励师生们以劳模为榜样,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湖北省劳动模范协会会长高兴泽结合“三个精神”的深刻内涵,从“以劳模精神提升思想境界”“以劳动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以工匠精神产生深远影响”三个方面与现场师生分享体会,鼓励大家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用劳动托举梦想,以匠心筑就未来。
思政引领,润心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热烈的掌声中,五位劳模工匠依次上台宣讲。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三个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全国劳模姚婕,这位被誉为“陀螺站长”的汉口火车站中心站长,以《地下动脉十九载 青春相伴梅花红》为题,分享了自己从普通站务员成长为全国劳模的奋斗历程。她独创“思维移位服务法”,提炼“点心工作法”,为乘客提供“全程无忧”式出行服务,她的坚守、付出和努力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无私奉献和创新服务的劳模精神。
湖北大纲律师事务所主任熊茂垠,作为职工权益的“守护者”,他常年奔走在公益维权的路上,为职工讨血汗钱、工伤争取补偿等。他以法律为剑,守护公平正义,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内涵,他的故事如同一束光芒,照亮了正义的道路,给在场师生以深刻的启迪。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焊接高级技师赵宗合,手握焊枪30年,从一线工人蜕变为“大国工匠”。他攻克技术难题,用匠心点亮“技能成才”之路。那些关于特高压焊接难题和千名技术骨干的故事,如同夏日烈阳下的火花四溅,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芒。
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二班班长胡洪炜,被称为“禁区勇士”“身价过亿电工”。他坚守初心,在风雨无阻的带电检修工作中攻克世界技术难关,填补世界技术空白。他勇于挑战极限、勇攀科技高峰的壮志豪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师生。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以工学博士的深厚底蕴和前瞻视野,讲述了他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创新实践。他研发的智能装备和桥梁检测技术如同科技浪潮中的璀璨明珠,引领着传统基建向“智慧建造”的转型。他娓娓道来的讲述如同一股清新的海风拂面而来,让大家领略到了科技报国的青春风采。
同学们热情地与劳模对话,劳模代表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学生们的问题,言辞间充满了智慧和温暖,给予了学生们莫大的鼓励和启迪。
为汇聚多方育人合力积极打造思政大师资,进一步推动文华学院“大思政课”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文华学院聘请与会劳模工匠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充分引领青年学生成才成长。学校党委书记郑畅同志为高兴泽、姚婕、熊茂垠、赵宗合、胡洪炜和王波六位同志颁发了聘书。
精神传承,梦想启航
湖北省总工会教文卫体工会主席熊晓泉同志对劳模工匠们的精彩宣讲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了“三个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勉励大家要锤炼过硬本领、投身实践创新。他强调,课堂是劳动的“练兵场”,实训是奋斗的“试金石”。同学们要以“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勤勉筑牢知识根基,以“干一行精一行”的执着投身实践创新。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价值追求,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生力军。
这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直击人心,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青春的邀约,更是一次梦想的起航。劳模们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岗位、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像灯塔一样照亮别人,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每位听众!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劳动的力量和奋斗的价值,激发了他们投身实践、创新创造的热情。
据悉,为推动“大思政课”不断走深走实,文华学院将持续挖掘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打造“大师资”,不断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