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教育在线】以汉剧交文化之友 文华学院人文大讲堂趣谈汉剧的前朝今生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11-02    作者:
以汉剧交文化之友 文华学院人文大讲堂趣谈汉剧的前朝今生
  10月30日下午两点,文华学院举办的汉剧艺术漫谈讲堂顺利开展。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现武汉汉剧院副院长王荔受邀并作了题为《传统戏曲进校园,汉剧之美》的精彩讲座。这次活动充分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汉剧艺术之美,吸引了无数文华师生的关注。

  为什么叫“汉剧”?从王荔老师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汉剧作为一个大的剧种,以宫廷戏为主,譬如三国,天庭等。王荔老师以“徽班进京,汉调北上”道出“把汉剧简单化唱,就是京剧”,这强调了不同戏剧之间的密切联系。她还说到,“武汉有句老话,‘一末带十杂,烧火带引伢’”;其中“一末”和“十杂”便是十大行当的其中之二。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也加深了我们对戏剧文化的了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汉剧内涵,王荔老师声情并茂地为我们现场展示了“十大行当”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强调了演员的角色塑造、情感表达以及控场等能力,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反响,“作为一名戏曲演员,要和观众时刻保持陌生感,这样大家才会看下去,才知道讲了什么。”
  针对戏剧演员在台上的表演,王荔老师也讲诉了他们的辛苦,每次戴上头套,做好妆照的时候,演员们的呼吸管道总是会被勒住,这也使得演员们在台上表演时会承受巨大的痛苦,但是即便如此,一代代戏剧演员们依旧唱好每一句戏,留下了许多经典舞台。
  不同地区的戏剧会有不同的唱法和唱腔,作为武汉代表戏剧的汉剧唱腔也极具武汉地区方言的韵味,以西皮和二黄为主,唱腔既具有力度也不失细腻,同时又具有武汉方言的洪亮,极具地方特色。
  在提问环节,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谢小玲同学问道,“如何更好地进行戏剧创作?”面对这一疑问,王荔老师说:“始终牢记讲好中国故事,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当代语言与古典语言相结合,保留城市化的技巧,靠近观众,与观众共情,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当代戏剧创作的方向的。”王荔老师的回答,不仅为学习语言的学生们指明了学习方向,也给当代戏剧创作人指明了发展方向。
  文华学院的人文大讲堂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师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生知识范围,凸显学校的个性化教育的特色。通过王荔老师这次讲堂,与学校师生进行深入交流,使师生们对于戏剧知识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对于更好的传承中国戏剧文化大有裨益。(通讯员:郭晴 雷洁 文舒畅 摄影:彭帆 张陈淋)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