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培养与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融合
一心一意为学生,潜心教学育人才
三尺讲台献青春,教书育人作贡献
任教四十年有余,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退休后入职文华学院,他带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情怀在这里勤恳耕耘。他就是省一流课程《机械原理》课程负责人:杨家军。
杨家军,男,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华学院机电学部主任。1971年湖北沔阳毛嘴高中毕业,同年到沔阳县农机修配厂工作,1974年到华中工学院机械一系机制专业学习,1977一1980年参加校青年教师提高班学习,后任教至今。2021年,杨老师团队的《机械原理》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线下课程”。
认真备课,让每堂课都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讲到如何备课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机械原理》的积极性时,杨老师说道:《机械原理》其实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他课前会想许多小点子,例如”方形轮子的自行车能不能骑”,让同学们积极思考参加辩论,然后引导同学们举例生活中一些与机械原理相关的现象,让学生们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以及对自己的帮助。这样既加强了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了解,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加强了课堂的实践性。在与杨老师的交谈中,文小新深刻感受到老师对于《机械原理》了解之深以及对于课堂的热爱。
生活处处存在着“机械原理”的现象,但深入了解这些现象的人却不多。因此,杨老师认为《机械原理》这门课程它能够提升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以多种方式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
杨老师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大大增加了课堂传授知识的效率。而杨老师也给文小新分享了几种教学方式。首先是项目式教学,杨老师说道:基于《机械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应注重理论和实践兼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理解。于是,杨老师上课时经常会公布一些科技小项目,让同学们将知识与项目有机融合,激发学生思考、脑洞大开,做得好的项目杨老师还会给予他们进一步支助,鼓励去参加一些挑战杯之类的科技比赛和课外科技活动,通过各种环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开展个性化教学。刘安曾说:“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杨老师认为,想要发展个性化教育,团队协作的方式是最可行的。杨老师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创新小组,引导他们勇于参加课内外的科技创新比赛并进行分类指导。他认为,学生都有潜力,都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创新小组模式的团队有利于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汇,进而凸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根据闪光点培养学生就是个性化教育。
主动实践学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呢?杨老师认为:需要多参加科技比赛。并列举了例,“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以及“挑战杯”。从外部因素来看,他认为这些专业性与权威性兼具的比赛能够使团队学习氛围立刻提升,在每一次的团队合作中激发每位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从内部因素来看,杨老师觉得学生没有能力的好坏之分,只有每个人感兴趣的方面不相同,也就是因为不同能力的人在一起才能够碰撞出好的想法和作品。除了比赛以外,杨老师与其他机电学部老师对学生组织专业辅导与讲座,并进行现场指导,在完善学生们的作品的同时,又或激发他们的潜力。而杨老师的团队也会根据创新作品指导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来调整自己的课程内容和进度,尽最大努力让每位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发挥自己之所长,学习技能,提高综合能力。
亦师亦友,挖掘学生的潜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让学生们学懂《机械原理》这门课程,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十分幽默有趣。袁思闽同学是杨老师教过的一名学生,他说道:“杨老师上第一节课时的幽默的教学方式就深深吸引到了我,他仿佛像是我们的朋友在讲述知识,因此以后的每节课我都十分积极,每次听到杨老师讲的那些新奇的机械,我都觉得很神奇,愿意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这门课程,最终也是不负有心人,收获了许多。”当文小新问到许多学生都认为你的课堂幽默有趣时,杨老师回答道:“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于老师引导和挖掘,而老师的教学方式也特别重要,绝对不能居高临下,要参与进学生群体当中。每当我在课堂上教学以及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时,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使我受益无穷,我认为这是双赢的。”
老师寄语
“创新之根在于实践”,对于即将毕业的文华学子来说,要发挥“实践,肯干,敢闯”的文华精神,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学以致用、主动实践、善于学习,面对任何困难要有决心、有毅力、脚踏实地。要对所学专业有正确的认识,并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规划发展,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类科技活动,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