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华撷英 >> 正文

【一师一优课】陈艳:从理论到实践的学生领航者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9-06-05    作者:许健涛 李千龙

陈艳,女,硕士,讲师,毕业于江苏大学,2012年被评为文华学院骨干教师,现任机电学部机械系副主任,电气、能源与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兼)。主要从事机电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曾获文华学院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多媒体辅助教学优秀奖,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二等奖,“优秀潜能导师”称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多项奖项。

时光荏苒,2019年已经是陈艳来到文华学院的第11个年头。凭着对教师行业的一份热爱,她把她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文华的三尺讲台。

在学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下,机电学部也积极响应,使得这阵改革的春风也吹进了每一位老师的课堂,陈艳也不例外。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探索,她在实践中突破了传统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将学生打造成复合型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要求。

理论自学,答疑补缺

作为机械系的老师,陈艳深知实操对机电专业的学生是多么重要,但要想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理论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陈艳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会想很多的方案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和实操技能。不同知识体系的学习,陈艳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只为让学生完美掌握。

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上,陈艳认为,老师不应该是去督促学生学习的工具,而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良药。“大家都是大学生了,也应该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能做的是辅助他们学习,用我的经验和知识解答他们的疑惑”。机械系的理论课无疑是枯燥的,陈艳知道照本宣科只会令课堂变得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倦。作为一名资深教师,陈艳深喑大学课堂的重要性。因此,她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理论。

所以,陈艳让学生3-5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好章节,各负责一个版块的内容,并将这一节的知识点提前布置下去,要求自主合作预习,做课程PPT,然后轮流上台为其他同学讲课。最后,由陈艳提出问题,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跟进补充。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陈艳的一名学生回忆道:“还记得刚上她的机电传动与控制的理论课,本以为会像其他课程一样令人犯困,但是这让学生自主准备章节PPT的授课方式比较新颖。因为想要了解到自己自主学习的不足之处,也使得同学们上课更加专注。”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仅能让学生锻炼自己自学的能力,而且每个小组对其自主学习的内容也会特别熟悉,也能让陈艳通过学生的讲解中了解到学生们对知识体系的把握情况。

同时,陈艳也知道这样的授课方式也并非适合所有的课程,特别是像机电学部这种工科学生特别多的。因此,陈艳也尝试着在某一门课上,即开学之初,就布置一个整体的大型的设计作业,最后在结课时让同学们进行设计汇报,让学生来讲解他们的设计方案以及怎么实现的。从中陈艳也就可以检查出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花了时间,是否有用心的查阅资料,是否有考虑到整个设计环节的方方面面。其中也有学生的设计让陈艳眼前一亮,甚至她会觉得是对课本的再创新。

实操检验,打磨学生“璞玉”

理论的学习还是在为实践打基础,实操还是学习的重中之重,进行实操既是新的学习也是课程检验最好的手段。“这门课最基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独立实际操作”陈艳认为,平时在学部实验室的练习虽然也是实操一环,但陈艳最为推崇的还是参加各种比赛,最为真实和紧张的锻炼,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实操技术和学习新知识。

作为机电学部机械系的副主任,陈艳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大赛事,皆有所斩获。这次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3月份,陈艳带着三张紧张而又青涩的脸步入蓝桥杯的赛场,作为老师,陈艳每年都会带队参加这样的比赛,从前期动员,中期培训、指导,到后期的带队参赛,每一个环节陈艳都烂熟于心,比赛对于陈艳来说已不是新鲜事,不过紧跟在其身后的却是全新的三张面孔,几个月的辛勤准备就要在此刻检验,给一样的比赛带来了不一样的紧张和收获。

一次完美的比赛,老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更多的得靠学生自己,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比赛比的不仅是课堂知识,更多的是课外资料的学习和查阅,考验的是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自律能力,在整个备赛阶段,陈艳始终都和学生战斗在第一线,逐一耐心的讲解遇到的问题,给学生最大的心理安慰,不过单片机的编程是一个枯燥的逻辑训练过程,最好的解决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这全得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在离比赛越来越近的日子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有同学想打退堂鼓了!陈艳仔细的了解情况,走进学生的心里,为防止学生感到尴尬、压力,陈艳和学生线上交流,在增加空间距离感的同时拉近心的距离,耐心劝解。“既然参加了,那我们便要一条路走到底,不论结果如何,收获的总会比失去的多”这是陈艳和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比赛准备过程中,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一直是我继续下去的原因之一“参赛的大三学生这样回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平时看不见只是环境还不够黑,压住了他们的光芒,有时候觉得学生做的比我们教的好“在说到比赛中老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陈艳说到,”有时候学生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我想不到的,甚至是我做不出来的“这对陈艳来说是个不小的震撼,陈艳作为同学们的指导老师,是最了解同学们的实际状况的,与同学们可以说是亦师亦友,看着平时基础不好的同学在比赛的压力下,一点点的进步,有问题就往办公室跑。“不论比赛结果如何,是喜是尤,让每一个同学都能通过比赛学到一点新东西,有新的体验,这对我们这次比赛来说已是最大的收获”, 陈艳就觉得这次比赛就是值得的。

将关心渗透进生活

课堂上的陈艳十分严厉,负责任;比赛中的陈艳体贴,温柔;生活中的陈艳也另有一番风采,非常和蔼,有耐心;这是陈艳留给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为了与学生连接的更加紧密,陈艳在第一节课就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并且时常通过QQ等网络聊天软件与更多学生交流谈心,时常会分享一些网络上的资源,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陈艳认为用QQ等年轻人常用的软件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会少一分顾忌,敢于说真话,这样在其中能最快的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对改进自己的教学也很有帮助。陈艳开玩笑说:“和学生们一起聊天感觉自己就像变年轻了,能够知道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表情包也能逗人一笑。”陈艳要求每个学生每一周都要交一份周记,然后注明自己这一周哪些地方有进步,而哪些地方有不足,她也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出指导意见。

从课堂到比赛,从理论到实操,从讲台到生活,陈艳始终都是学生的领航者,细致观察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她用自己的坚持,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助力学生成长。“能让学生在将来能够熟练使用我这门课的知识,是我对这门课教学成功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大的愿望”陈艳说。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