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文华学院经管学部赵春艳老师
赵春艳老师给学生做讲座
经管学部赵春艳副教授近几年连续在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了几篇关于探讨教学质量的论文,几次获得校内外教育研究、教学竞赛的奖项,教育教学方面亦赞誉颇多。
笔者想约赵春艳老师采访一下,唉!真不容易,她的确是太忙。她每天除了上课,辅导学生,就是忙着搞科研,做项目。赵老师博士毕业来文华有五年了,现已是经管学部的主任助理。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学习、实践;她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过得很充实。她尝试着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扩宽学生的视野,探索着辅助他们志存高远、立志成才,期待着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有所创造。
赵春艳老师何以要劳神费力地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拓展视野,这缘于她曾在教学中作的一次尝试:
一次问卷调查引来的沉思
赵春艳博士毕业刚当上老师时,虽然对自己的学问和教学的热情颇为自负,但能否把老师当好并无底细。她采用每上一次课就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同学们的反应,收集同学们的意见。
有位2010届的同学,她在问卷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上大学整整一年,我非常喜欢老师轻松活泼的、互动很多的课堂。但是我很难过的是,整整一年都没有老师点过我,回答一个问题。看着这样的留言,可以想象这位同学是多么希望与老师交流,多么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
于是,第二年上课的时候,赵春艳老师准备了两个点名册,一个记录学生的作业成绩,一个专门记录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然而,结果让赵老师很沮丧,许多同学被老师点到后,不愿意配合,而愿意接受互动的学生并不多。直到有一次在大一的课堂上,赵春艳老师点一些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居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愿意说。赵春艳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感到茫然了。这是一群大学生吗?为何这样不能与人交往?这将如何把知识传授给他们?眼界如此浅显,他们今后将如何面对社会?
赵春艳在琢磨,该如何引导这些学生,如何拯救课堂?在较长时间里,赵春艳老师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一次教学研讨会给出的启示
今年年初,学校召开了一次教学质量会议,刘献君院长进一步诠释了学校的特色教育个性化教育与立志成才的关系。会上介绍了哈佛大学当了二十年校长(1971-1991)的德雷克博克提出的观点:大学生需要具备八种基本能力才能适应社会,为社会所用。刘院长说道:学会表达、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培养品德、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学会在多元化校园生活、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培养广泛的兴趣,作为专业知识的能力仅仅只是这八分之一的能力。在会上,刘献君院长指出了立志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立志教育是一种目标管理,要贯穿在大学的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赵老师更加明白,教书先育人,成才先立志,专业学习必须开阔眼界。
赵春艳老师要求同学们逐渐打开视野,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出校园。她建议同学们在本校范围内各个学部认识一到两个至交的朋友。去听听其他专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除了专业知识的跨学科,还应该把视野扩展到其他领域,扩展到整个武汉的高校。
她以自身为例告诉同学们,虽然本人是2000年从恩施农村来武汉上大学的,但我的视野就不仅限在本校。那时还没有超级课程表这样的很好的蹭课APP软件。我便自己到处跑到武汉的各大高校去听课。尤其是大型讲座。好的高校经常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学科讲座,还常有国际友人。2001年,大二的一个寒冬,我一个人来到华科的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听了一场受益匪浅的讲座。那天是周六,上午8点半,我便来到华科经常办讲座的8号楼,里面竟然比我想象的讲座还多,我便挑了一个,坐了下来。讲座者是一位加拿大教授,内容是介绍国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到了互动的提问环节,我抓住机会,举手问了他一个问题,问国外的学生是否和我们的高中生一样苦读书,读苦书。他是这么回答的,just enjoy your life(只是在享受你的生活)。还有一次讲座是2001年寒冬,在武大,听了TCL集团总经理吴士宏女士的讲座,她谈吐大方,气质高雅,给人印象深刻。从那时起,我便坚定了自己的价值观,要不断地向优秀的人靠拢、勤奋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
赵老师的现身说法和良苦用心,似乎有些打动同学们的心,同学们对赵老师,对赵老师讲授的课,兴趣渐浓,同学们逐渐跟上了赵老师的思路......
一次作业打开的广阔地平线
赵春艳老师认为大学生虽是成年人,但他们的阅历不足,可塑性依然很大。当老师就应该围绕立志的目标,不断地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辅以持之以恒的毅力与信仰,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成才。
赵春艳老师为了尝试视野教育在经济学课堂中的实践,根据学生疏于动笔、较少关心时事的特点,她决定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必须摘抄一篇新闻报道到作业本上。赵老师还公布了自己的QQ号码,要求学生加载。赵老师通过这个平台,来转发那些具有价值的财经新闻,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尤其与经济学课堂相关的新闻。最开始的时候,学生是比较被动的,把这当成任务来完成。在这个时候,赵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对新闻进行分类评价,比如,一个寝室的四个同学,四人分别集中跟踪美国财经新闻、日本财经新闻、欧洲财经新闻、中国财经新闻,并对之进行相应的评价。赵老师每周评先一位每周之星,予以点评,激发大家关心时事的积极性。坚持了一个月以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提升。同学们会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发生的经济状况进行论证,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渐接受。浏览时事,关心经济新闻,仿佛为同学们打开了一道求知的广阔地平线......
一次科研活动拓展的宽广视野
赵春艳老师认为科研能使学生感到知识的不足,能拓宽求知的视野。2014年到2015年期间,赵春艳老师带着五个学生参与自己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经常开会时间长达8个小时,甚至通宵加班做科研。有一次全体团队在华科经济学院共同工作了18个小时,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强烈的求知渴望是坚持不下来的,赵春艳和同学们经历了一段异常艰难的而又甘之若饴的科研之路。
参与这次课题研究后,几位同学都写了自己的感悟。一位同学写到:去了不到一整天,真切地看到那些研究生取得的成绩,不是靠运气,更不是因为先天比我们聪明,他们真是很努力。看着他们一整夜都非常认真,对每一个问题都仔细斟酌,那种执着,那种敬业,让我从心里对那些学长学姐再不是单纯的羡慕了,而变成了一种敬佩,顿时觉得自己很惭愧。我再不能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了,自己要非常努力了,要把他们当成了一种动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让自己能够像企鹅一样在上岸之前有足够的沉潜,有良好的基础,有充足的动力。另一位同学写到:从这次经历中自己领悟到,从事科研课题方面,我们需要广泛地阅读书籍查阅大量的资料,对所研究的的课题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不断深化对这方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关注时事,视野开阔,既要有横向纵向的比较,又要有同类的关联与差异,还要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运用到研究的项目上,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的接轨。参与项目,走出校园的同学,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对周边同学产生了酵母的作用。
赵春艳老师就是希望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的实践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她认真设计教学,潜心研究课题,她善于带领自己的学生走进知识的宽阔天地,让他们接触到科研的前沿领域,为他们打开未来世界的宽广视野,促使学生立下志存高远的理想。
完成了对赵老师的采访提纲所列问题后,笔者还想了解一下她手头科研课题的完成情况,赵老师委婉的笑道,对不起,我要赶往机场,飞到南方呆一周,参与那里的一个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
笔者心想,有赵春艳这样高学历,高智商,勤奋做科研,严谨搞教学,带领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领略着宽广风景线的老师,她的学生还能是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