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华撷英 >> 正文

读自己这本书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8-03-16    作者:

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读自己这本书》。我先讲自己的一些认识、体会,然后我们大家再一起讨论。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李宗仁归来》,记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人不是从1岁活到80岁,而是从80岁活到1岁,那么世界上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这显然不可能,但却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阅历是多么的重要。为什么?

    第一,只有善于“读自己”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的硕果。这是因为,“人类的智慧不是埋藏在前人的经验里,而是潜伏在自己的心灵中”。《论语》是孔子阅读自己心灵的记录;《理想国》是柏拉图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记录;梭罗的《瓦尔登湖》,更是他读自己这本书发现很多心灵深处秘密的记录。梭罗在经历过几十年风雨之后,来到康科德城的小湖边上,亲手搭建了一间小木屋,自己种粮食和蔬菜,自己读自己这本书,从中读到了很多平常读不到的东西,最后形成了不朽的名著《瓦尔登湖》。卢梭把自己的一生当作一本书,从头开始逐页地阅读,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忏悔录》。大家都知道卢梭是巨人,是学术界非常推崇的、非常伟大的一个人,但卢梭在50岁以后,在人们的眼中,他由知识界的巨子变成一个“疯子”,被迫流亡到一个小岛上开始读自己这本书,最后写成了《忏悔录》。

    第二,间接经验是普遍的、抽象的,要将普遍的东西特殊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个体化,要靠自己的直接经验。仅读别人的书,只能让自己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台装运知识的机器。

    第三,世界万事万物是相通的。人与人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从最真实的自我出发,可以抵达任何人。只有读懂了自己,才能读懂别人。

    我在这里着重谈一谈,为什么说“通”是学问的最高境界。湖南岳麓书院内有副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这副对联把什么是“学”,什么是“才”说得很透彻了。“安”、“利”、“勉”是学习的三种境界,三种境界合在一起谓之“学”;“天”、“地”、“人”都通了,才可以称得上是“才”。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叫“人中”?(指着自己的人中)鼻子干什么?——吸气和呼气。气从哪里来?——从天上来。嘴巴干什么?——吃饭。吃的东西从哪里来?——从地上来。这就是天地。人在哪里?——人在中间,天地之间,所以叫人中。我们经常说的“哼哈二将”,即传说中镇守西释山门的两位神将: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这里的寓意也是吸收了天地之气。人为什么会生病?是因为气不通,经脉不通,呼吸道不通,肠道不通。学问的最高境界也是“通”,通了以后,什么地方都有学问。但通不等于杂,不要以为多了就通了、杂就通了,并不是这样。“通”是指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个例子,郑板桥的字写得很好,可是其实开始的时候他的字写得并不好,为什么?因为他总是在模仿别人。有一天他睡觉的时候,把手搭在老婆的身上,老婆说:“人各有体,你把手放在我身上干什么?”郑板桥听到“人各有体”四个字时,高兴得跳起来了,既然是“人各有体”,那我为什么还要模仿别人呢?于是他立即开始自己书写,练出了“郑板桥式”,后来大家就知道了郑板桥的名字。我们学校的涂又光先生提出了“泡菜理论”,将泡菜与办学联系起来,形象生动,也是这个道理。只要“通”了,随处都有学问。

    对于今天的论题“读自己这本书”,我想说以下三点。

    一、直接经验和做事、做学问

    人一生有两件大事,做人和做事,我这里说的做事主要是指做学问。那么就先说直接经验和做学问的关系。伽利略说过“经验和推理是科学赖以立足的两根支柱”。概念来自经验,知识也来自经验,概念是从具体的感觉经验中概括出来的,理性不是来自“非理性”,而是来自“自己”。不管是在科学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研究科学史的老师给我收集了一些材料,在这里我给大家作一些介绍。

    首先从大家最熟悉的牛顿开始。牛顿是由苹果落地想到了万有引力,这是最典型、最经典的例子。那棵已经死去的苹果树被切成了片,现今保存在牛顿纪念馆里。

    德国的魏格纳(1880—1930)提出大陆漂移说。他是怎么提出来的?他是气象学家,为什么提出大陆漂移说?有一次他躺在病床上,床头有一幅世界地图,他看地图的时候发现,巴西海岸和非洲的海岸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巴西东部海岸右角凸出的部分与喀麦隆附近的非洲海岸凹进去的部分刚好吻合。于是头脑中就冒出来一个想法:原来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发生了漂移。后来魏格纳就改行去论证自己的想法,并且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化学家凯库勒发现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这是有机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发现,其实他的发现来自于自己的一个梦。有一天,他梦见了一条蛇用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飞快地旋转,他就假想苯分子也是环状的结构,并且后来发现果真如此。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和平时自身的经验分不开的,

    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理论,在这之前人们认为血液在人体中是做直线运动的,一个小时之内完成这样的一个过程——在静脉的首端制造出约245千克的血,在一个小时内,这些血液在动脉的末端被销毁。后来哈维想象这是不可能的,他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大地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蒸汽上升到空中,然后在空气中凝结,接着变成雨水降落下来,周而复始。还有母鸡生蛋,孵出小鸡,然后长成母鸡再生蛋,等等。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哈维提出了血液的循环理论。正如哈维自己所说:“学问不在教条中,而在精巧的大自然中。”

    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例子同样说明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在他之前,人们认为低等生物是从非生物界自然而然发生的,比利时医生爱尔蒙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件脏衣服、麦皮、奶酪混在一起,装入瓶子里,期待着长出老鼠来,可始终没有长出老鼠。(笑)雷迪医生的试验则是把鲜肉装入到三个瓶子里面,第一个的瓶口敞开着,第二个的瓶口用纱布盖住,第三个的瓶口用牛皮纸密封。结果发现:三个瓶子里面的肉都腐烂了。但是第一个瓶子里面有蛆,第二个瓶子的纱布上面有虫卵,第三个瓶子里面什么也没有。由此得出结论,蛆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苍蝇产卵,然后生成了蛆。列文虎克16岁在地毯铺里当学徒时,就时常用放大镜观察地毯纹路的大小粗细。后来他到政府部门做看门人,有时间就研究放大镜,后来制成了能放大300倍的显微镜,并因此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生物。

    最后举个例子就是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不久来我校作“艺术、音乐与人生”的报告时,讲述了他自己提出的关于“行走式节水”的例子。说他到东北视察,看见农民浇灌庄稼时,将地全浇上水,也不管有没有苗。他本人是搞汽车的,于是就联想到汽车,提出将拖拉机改造成浇水机,浇水时有苗就浇水,没有苗的地方就不浇水。

    今后大家的成就不同,区别何在?首先就在于各自的直接经验不同。成就在于你的经历,也就是直接经验,因为唯有自己的直接经验是自己独有的。

    二、直接经验和做人

    刚才我讲了人生的两件事,做事和做人,以及直接经验和做事、做学问的关系,下面讲一下直接经验和做人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整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式是偶然的,只有从自己的直接经验出发,去体验、感悟,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说:“迷则为凡;悟则为圣。”意思是,一生迷迷糊糊,你就是凡人;时时反省,事事领悟,你就是圣人。为什么?是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是不同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说明,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对于物,我们要对其进行说明。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靠理解,理解就需要悟。诸如雷锋精神,中国人做好事的多得很,为什么唯独雷锋做好事就成为“雷锋精神”?我认为这与雷锋对人生的领悟有关,他的领悟很透彻,例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悟得多么深刻!

    因为我们的主题是“读自己这本书”,不能老谈别人。下面我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悟”。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举10个例子。

    第一个“悟”是“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那是10多年前,我给本科生上课,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比较傲气,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经常张口就是“要是我当总理,要是我当校长会如何如何”之类的话,或者“老师讲课没有一个讲得好的”,等等。有一次,我在讲课当中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上来讲,每个人讲三分钟,但没有一个人讲得好,有的词不达意,有的结结巴巴,而且普遍没有一个好的姿势。总结时我就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一个公式:“会想≠会说,会说≠会做”,然后告诉大家从想到说,从说到做,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自己的反复实践。

    第二个“悟”就是“多数人是好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大白话,但要“悟”成我自己的东西靠的是自己的经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坎坷,有顺的,有不顺的。我们经历过中学、大学,经历过很多人和事,很多人对我们都给予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评价。比如说我吧,有些人说我好,好得跟朵花一样,有些人说我不好,缺点多得很,这些评价都处于两个极端。后来我把两个分即最高分和最低分都去掉,因为只有大多数的人的评价才是公正的。再比如在座的同学们,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周围的同学是清清楚楚的,大多数同学对你的评价也是公正的。只要把这个悟透了,我们做事情就不会左顾右盼,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只须要把握自己,果断行事。

    第三个“悟”是“应该和能够”,人一生要做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应该”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做的事情首先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法纪。但是世界上应该做的事情太多了,比如:中国人应该不应该像美国人那样有自己的洋房和汽车?应该。因为中国人非常聪明,也非常勤劳,所以应该。可是能不能够呢?不能够。为什么?因为我们人口多,底子薄。有人测算了一下,中国人如果像美国人那样消耗资源的话,世界上至少还要有8个地球。我们要做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因为每一代人都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我就发现我们这一代有一些人往往能做的事情不去做,不能做的事情又老是去做,一辈子辛辛苦苦,一事无成,最后遗憾地走向了火葬场。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们要注意一生要做的事情有哪些,能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分清楚应该和能够。

    第四个“悟”是“做一件事情要产生多种功能”。1985年开始,我在别的学校当过两年的宣传部长,上下班都要骑自行车。开始的时候就觉得很不方便,因为骑自行车上下班太浪费时间。可是后来想想,骑自行车上下班这件事情其实是有多种功能的,骑自行车不仅可以上下班,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在上下班的路上观察社会、了解市民的生活。这样想来,骑自行车上下班就成为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天很高兴地骑自行车上下班。从那以后我就悟出来这样的一个道理:“做一件事情要产生多种功能。”这就是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聪明的人可以做一件事情产生多种功能,笨人做一件事情就只有一种功能,因此聪明的人比笨人要多活几辈子。比如我们做一件工作,把工作做好,这是一个功能;工作结束后把工作经验总结出来,这是第二个功能;发篇文章,是第三个功能;还有可能通过工作认识一些朋友,等等。比如你今天来听这个讲座,学习知识是一个功能,如果这个讲座对你有什么有意义,或者对于你以后会产生什么有益的影响,同样也是有多种功能。

    第五个“悟”是“眼前不等于永远,暂时不等于永恒”。这是佛经里的一句话,佛教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好东西。一个人如果把眼前等同于永远,把暂时等同于永恒,那是人生苦恼的根源。一个人走运和倒霉都不是永远的,年轻时碰到一些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不要以为一次挫折,就永远挫折,千万不可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同样,年轻时如果一段时间内非常的顺利,就得意洋洋,认为一辈子都会如此也是不行的。这些话听起来很容易理解,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在给自己挖这样的心理陷阱,自己跳进去,然后自己慢慢爬出来,然后又挖一个陷阱,又爬,一生都在挖陷阱爬陷阱。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弄清楚“眼前不等于永远,暂时不等于永恒”的道理。

    第六个“悟”是“人生要勇于放弃”。曾经看过台湾作家刘墉在电视里的一段讲话,大意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人的共性也是人的本性,我们要想爬上另外的一座高山,首先要从原来的这座山上下来,下不来就上不去。可是有些人下来了,另外的一些人却下不来,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既得利益,舍不得放弃。我经常告诫自己的博士生,读博士期间,你不能读书、工作、教学、做官,什么都不想放弃,你越是什么都想做,就什么都做不好。因为事情太多你就很难集中精力于一件事情,也就很难成功。因此要懂得放弃一些东西,否则你永远都在原来的水平上,得不到提高。

    第七个“悟”是“人的一生有做不完的事情,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能够影响自己一生的事”。前不久我们学校计算机学院有一位教授去世了,白天的时候还在准备申报院士的材料,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过去了”,追悼会上一位教授就很感慨地说“事情是做不完的”。其实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有些事多一件少一件无关紧要,而有些事情则是影响我们一生的,因此我们要抓住能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比如我们大家现在读硕士、读博士,就属于影响自己一生的事。再比如我自己的经历:学英语,我从中学起学英语,一直到现在英语都没有学好,就是没有抓住关键的事。不管你高兴不高兴,现在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好就能很快接触世界学科前沿的新知识。但我以前就舍不得抽出半年的时间,什么事情都不做,专门攻英语。英语不好,直接影响交流,影响到很多事,这是我的一个很大的教训。因此生活中我们做事情首先要抓住这样的一些事情,能够影响我们一生的事情来做,并且做好。

    第八个“悟”就是“工作、完成、发表”。人的一生首先要干活,即工作。干活,干一件事就要把这件事干好,完成,干完一件事情以后就发表它。发表可以是发表一篇文章或者出版著作,也可以找几个朋友讲一讲,也是发表。只有发表了,你才能把自己的东西凝固、提炼,积小为大,积少成多。工作、完成、发表,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第九个悟是“人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要背着‘埋怨’两个字走完自己

的一生”。我观察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从大学开始就埋怨,埋怨学校、埋怨

老师、埋怨社会。事情没有干多少,只是身体在自己喋喋不休的埋怨中变得虚弱了许多。所以不要老是埋怨,而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我曾经对于我们华中科技大学的100名最优秀的毕业生做过调查,我总结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人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什么事情都好办。

    最后一个“悟”是“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这是针对做学问来讲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中国人崇尚形象思维,西方人重视概念思维。西方人做学问首先是对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然后再往后进行;中国人讲究的则是形象思维,讲究心领神会。例如孔子的《论语》,核心概念是“仁”,但是通篇都没有一个对于“仁”这个概念的解释。中国人不太注意概念思维。其实,形象思维很重要,概念思维也很重要,我们要把它们两者结合起来。我们中国人不大注意“概念”。比如说,我们讲“要抓住机遇”,可究竟什么是“机遇”,大家都说不清楚。抓的那个东西不是机遇,机遇过了,还在抓机遇。改革要建立机制,什么是“机制”?我曾经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去搞清楚这个概念。我们最大的教训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个人以为邓小平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敢于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有一部关于邓小平的记录片,看见一个老妇人赶着两只鸭子,邓小平问:“为什么只赶两只鸭子?”老妇人回答说:“两只鸭子是社会主义,三只、五只就是资本主义。”(笑)你看这有多么荒唐。社会主义搞了几十年,竟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再比如我们是搞教育的,有些人当了一辈子老师,当了几年校长,竟然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去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我们每个人脑子里都有对教育的认识,问题在于这种认识正确不正确。对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就可能导致摧残人才。所以对于概念的理解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我们一生都要理解下去。为什么?因为,首先概念是发展的,第二是因为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从局部开始的,是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三、怎样读好自己这本书   

    第一,要丰富自己的“历”。人生经历是由人在生活过程中所亲历的事件积累的感受构成的,亲历性和感受性是人生经历的基本特征。阅历首先要有“历”可阅,如果一个人要是没有经历,那就无“历”可阅。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说的就是要丰富自己的“历”。比如你今天来听讲座,你就比别人多了一份“历”;再比如你参加学校的社团,这也是一种“历”;还有你骑自行车参加某项活动,到农村,到边疆,也是一种“历”;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组成的。到我这个年龄回头看,人生就是几个阶段组成的。因此,要丰富自己的“历”,因为如果没有“历”,你就不可能去阅。

    第二,要“阅”自己的“历”。不少人是“历”而不“阅”。因为体验的过程是对事物进行感受、理解并产生联想的过程。领悟的形成要以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丰富联想作为前提和准备。首先在感受当中学会感动。我去年到湖南参加影片《郑培民》的大学生首发式,回来以后在校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感动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人是需要感动的,在不断的感动中才能净化自己的灵魂。再一个是理解。要产生联想,要给自己留有思考的时间。“读别人”是必要的,但更要留出时间来“读自己”。

    第三,“读自己”的目的是完善自我,回报他人。在“读自己”这本书时,“有的人读出了勇敢拼搏的快乐,有的人读出了跃上浪颠那一瞬的愉悦,有的人读得又苦又累,有的人读着读着就被吞没了”。这就要看我们怎么读。要读出快乐,读出愉悦,不要读得又苦又累。读的目的是完善自我,回报他人。这要求我们要有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心态。我们经常听到悲观者和乐观者对于蔷薇的评价:悲观者说“蔷薇上面有刺”,乐观者说“刺里有蔷薇”。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读自己”还要有自我反省的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反省精神,一个没有反省精神的人,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我们不光要看到自己的真诚、善良、美丽、睿智的一面,也要读到自己的贪婪、愚昧、虚伪、骄蛮的一面。有反省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读”懂别人,回报社会。

    第四,要提高“历商”。原来我们提到智商、情商,现在我们还加上一个“历商”。关于“历商”,这是一个新概念,是我的一个研究生从网上找到给我的,现在我来和大家分享。同样的经历,不同“历商”的人会读出不同的东西。我原来曾经发过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改革发展要有大视野、大智慧、大手笔。不仅视野很开阔,还要有智慧。所以学习要有底蕴,要有底气,要有参照,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要讲究人生的艺术。你光有“历”,可是你没有智慧的话,你就学不好很多的东西,你就不可能读懂自己。日本的佐藤一斋有这样的话:“少而学,则壮年有为;壮而学,则老而不衰;老而学,则死而不朽。”我现在是“老而学”。(笑)有一段时间在办公室学习,突然领悟到:有很多事情别人可以帮你去做,让学生去做,让秘书去做,可是惟有“学习”这一件事情是任何人也不能替你去做的。

最后,我以弗洛姆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发言:“我捧出自身,我融人他人,由此我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热烈鼓掌)

 

谢谢大家!


 

  200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演讲

  张俊超根据录音整理

 

(原载《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七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2)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