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霞)2010年6月,当我丈夫决定回国发展的时候,我面临自己的未来选择。我是留守儿童而且从小体质比较弱,很多老师给予我父母般的关怀和温暖。因此,我一直怀揣着当一名优秀教师的梦想,希望有机会能够把这份温暖和呵护传递下去。经过远程面试以后,我最终选择在离我家不太远的文华学院当一名数学老师。
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让我觉得很满足,但是我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挺茫然的。一方面中断学业近两年的我已经适应了家庭主妇的生活,另一方面当时的家境很困难:我手上牵着刚接到身边对我还很陌生的老大,怀里抱着才三个月的老二,我丈夫因为国家实验室的重点建设项目每天都是半夜回家,家里的四个老人轮番做了四个大手术。文华学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接纳了我,并赋予我为之工作和奋斗的舞台。
一眨眼,我在文华学院已经工作快八个年头。八年的青春与岁月,八年的风雨兼程,汇聚成我和文华学院之间血浓如水的亲情。如果说文华学院是一株只有十五岁正茁壮成长的红枫,我就是一只栖居在这株红枫上的小鸟,正是文华学院的培育和锻炼让我的羽翼逐渐变得丰满。
2017年6月,我很荣幸地被学校推荐为湖北省第十一届党代表,有机会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路刚书记同桌进餐(我在华中师范大学读本科的时候他刚好是我的校长)。闲谈时他问我:“王老师,你本科到博士毕业的学校都挺好,在文华学院工作有遗憾吗?”我很坦诚地告诉他:“路书记,正是因为文华学院对我的培育和锻炼,同时文华学院也是名办高校的佼佼者,最终一轮党代表选举投票时很多人都是投给文华学院的,否则我怎么有机会和您坐在一起呢?”那一瞬间,我为自己是“文华人”感到自豪,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最深刻的感受。
美好工作从站稳讲台开始
基础学部和数学系对新入职的年轻老师要求很严格,必须完成1-2个学期的助教工作,经过系统的训练才有机会上讲台。我入职后的第一位指导老师是王汉蓉老师。王老师的《微积分》课程教学很有特色,高亢的音色、流利的板书、对学生默默的爱以及高度的责任心,都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高烧四十度,满脸通红,让我很担心。我主动请求她暂时休息,临时由我上习题课。考虑到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她还是坚持自己全程教学。就这样,一个65岁的老太太坚持上完四节课。数学系老教师很多,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风格,而且非常愿意指导和帮助年轻人。除了听完王老师的课程,我还系统地听取了其他几位老师的《微积分》课程,比如柳宿荣老师、盛正尧老师、乔维佳老师等。柳宿荣老师把她多年的教学资料和教学体验一股脑地全部“倒”给了我,盛正尧老师跟我探讨如何在掌控一堂课教学主线的前提下做到重难点突出,乔维佳老师更侧重于数学思想的演绎和拓展,这些都为我后续的专业教学和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9月,我开始承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首次上课心理压力很大,教学任务和批改作业任务也很重(一学期270学时,一周16节课),第一周下来很疲惫,慢性咽炎发作导致嗓子像火烧一样疼。为了尽快适应,我逼着自己跟着老教师练发音。2012年2月,我被抽调出来上大一的《微积分》下册。这门课程我听几个老师讲过,但是要真正讲好却很不容易。我一边当学生听课一边当老师备课,遇到自己准备不充分的地方,赶紧私下找师傅请教。一学期下来,学生给我评教95分,让我激动了好多年。台上台下的角色转换,也让我懂得了如何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组织教学。
为站好讲台不断创新
数学课程理论性比较强,注重于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涉及到专业知识以及应用的案例不多。我主讲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它是经管类后续专业课程的的基础,尤其是后续课程《管理统计学》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留意到:文华学院的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及格,不知道所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学习效果不太好。因此,我从学生的角度开始思考问题:大学的数学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它和专业课程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把数学知识和应用结合起来,并逐渐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我想尝试改革,探索一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新方法。当我把想法跟林益主任汇报以后,他很高兴并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又请教了经管学部的梅琳副主任、基础学部的柳宿荣老师和盛正尧老师,他们给我的意见是:你会很累但是很值得,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说。那一刻,他们赋予了我无穷的力量。
自2014年起,我开始尝试教学改革,努力把“个性化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逐渐推进案例式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背景和学生基础,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讲练结合,重在应用。基于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2015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一等奖,2016年度校级三育人奖,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一项,主持在研省级教改项目一项。主要工作如下:
1)了解并读懂学生,把“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内涵融入基础教学。基础课程都是大班授课,课堂上很难和每一个学生达成深层次的沟通和互动。而我校基于“个性化教育”和“潜能开发”的教学要求,更需要言传身教以及面对面、手牵手的温暖鼓励。基于此,我主持完成文华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工程数学第二课堂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模式研究与探讨”(结题汇报评为优秀)。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包括手机短信/良师益友qq群、“文华学院个性化教学与第二课堂 ”教学网站等),增强课前和课后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不断加强情感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坚持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包括为往届学生的考研答疑,人生规划的探讨,情感问题的交流等。学生的实时需求和反馈,是我调整教学内容、从事教学改革的第一素材和源动力。
2)以“学有所用”为出发点, 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成功申报了2016年省级教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案例式教学研究与实践”。希望通过该项目的案例式教学,探索出一种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思考并解决和专业相关的经济概率模型,培养学生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一种新的系统学习方法。
3)努力探索基于“共性+个性”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以应用专题为主并有机结合,制定阶段化考核评价方法。通过《课程学案》的载体,实现了“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相结合的进程式教学效果考核模式。期末考试试卷中选取一个大的应用数学专题涵盖主干知识体系,该专题的分数占60%左右。通过形成性评价与具体明确的目标导向,不断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教书育人的幸福与美好
通过细致入微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很多学生在逐渐改变自己,收获了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比如学习方法的传承、做人的态度和责任,爱的传递等等。
2016年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结束以后,学生主动反馈给我:这个学期上您的课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数学的逻辑思维方面,更多的被您的认真和敬业所感动,您的个人魅力是激励我的唯一动力,真心被您的敬业态度折服,您就是活生生的励志教科书。您在课堂上真正践行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两个学生坐在考场拿到了答案还是放弃了作弊(我觉得作弊就是对您最大的不尊重,对不起你尽心尽力做的PPT和课后学案,对不起你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给我们补课),他们收获的远远不止分数,他们的行为让我特别感动。
通过第二课堂的交流,我不仅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欣慰,更收获了满满的信任和幸福。2015年10月,经管学部某学生出现了白血病,她的一位好友情绪十分低落,并在第一时间找到我交流。一个多小时的畅谈,她自己觉得终于从情绪低落的游荡状态走了出来,重新燃起了继续考研并为人生奋斗的决心。2016年3月,我收到2013级自动化专业某同学的顺利考上研究生第一时间的报喜短信,我为学生的未来感到幸福,也和他进一步交流了读取研究生以后的规划和期望。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种“亦师亦友,携手同行”的方式,不仅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也温暖了我和我的学生,给予我坚持下去的力量和信心。
科研工作从排斥到习惯
我是2008年6月份拿到武汉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的。由于我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数学,在导师给我的少体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自主选择量子博弈论方向,其中的艰难困苦让我一度对科研失去了信心甚至到了排斥的地步。入职文华学院的头两年,加上在国外的两年,我一共有四年时间都没有触碰任何和科研相关的内容。2012年上半年,我的博士津贴到期并参评骨干教师,由于没有任何科研成果被否决,对我的打击很大。当时人事处的刘汛汛处长给我的回复是:“你是博士,不仅要上好课,还必须要把科研做好。如果没有科研成果,我永远都不考虑你当骨干教师。”听完刘处长的话,我一声不吭从她的办公室出来,后面说了啥我都没有听到。
2012年那个暑假,我把我以前的所有科研内容整理出来重新阅读,并把以前没有完成的研究内容重新开始计算。由于我看的是全英文的SCI,很多单词我都忘记了,连LATEX怎么输入我都不记得了,我只能边查字典边记笔记。有时候实在太忙了,就等孩子睡着以后起床干活,我仿佛又回到了博士期间的学习状态。2012年9月份,我终于完成了我参加工作以后的第一篇SCI论文,并于当年12月被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接收。文章被接收的第二天,我很高兴地去找刘处长,感谢她把我重新逼回到科研道路上。那时那刻,她笑了,我却笑哭了。
慢慢地,我逐渐找回了科研工作状态,在量子博弈论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增加贵金属纳米复合结构的理论模型设计。在量子博弈论方向,对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相关工作连续2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面上。近五年来,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7篇SCI论文,主持和重点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是省科研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
行政管理工作让我和基础学部共同成长
2013年上半年,文华学院计划选拔一批年轻的干部到各个岗位进行锻炼和培养,进一步推进我校“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的办学理念。基础学部的林益主任和万士保书记跟我谈话,要我考虑担任基础学部主任助理一职,协助学部领导做好日常工作,并主要负责基础学部的教研科研工作。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懵懵懂懂的菜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什么样的虫子。
非常感谢文华学院和基础学部的领导给与我锻炼和成长的机会。2013年6月,我担任基础学部主任助理;2014年5月,我担任基础学部副主任。我没有任何管理经验,而且很多老师都是我的前辈。幸运的是,基础学部在林益主任和万士保书记领导下,从上到下整体氛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我自己在做好科研管理和科研服务的同时,也常常结合科研工作的发展、教学改革以及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供党政联席会讨论。在工作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和同事给与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只要敢想敢做,即使做错了说错了都没有关系。
近五年来,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服务并加强管理,科研成果和团队建设初具规模。我们采用了“科研反哺教研和教学、各系负责人用萤火虫效应来寻找共同点”的工作方案,通过“学术活动日”的总结交流模式推动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将科研工作从“数量、经验的积累和提高”,逐渐过渡到“深化团队建设、促进质量和内涵的提升”新层次。各个系在负责人的带领下,用“萤火虫效应”来鼓励老师寻找共同点,组建教研/科研团队,以团队活动为载体,以项目申报为主线,定期开展科研活动。
得益于学院和学部领导、科技处和教务处各级工作人员对我们教研科研工作的支持,感恩唐超群教授、熊永红教授、张晓红教授甘为人梯的奉献,感谢基础学部所有科研骨干的全力配合,基础学部整体教研科研氛围良好。2015-2017年,基础学部的教研科研成果稳步上升,共收获了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和校级科研基地各一项,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近40项(含国家项目1项,国家项目子课题4项,省级项目7项,项目总经费约130万),教学研究类项目26项(含省级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文华学院为第一单位)。难得可贵的是,基础学部的教研、科研工作逐渐向前推进,并逐渐定量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教研和科研成果逐渐反哺教学,将逐渐推进我校基础性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祝福文华学院和所有“文华人”的明天更美好
八年的青春与岁月,八年的风雨兼程。文华学院对我的培育和锻炼,促使我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文华人”的巨变。学校对我工作的肯定,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阳光;领导、同事和学生对我的支持和认可,让我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
我丈夫于2014年上了教授,我于2015年上了副教授,两个儿子茁壮成长,家里的四位老人平安健康,他们都是我坚实的后盾。有一次,儿子和我们讨论一个主题——教授大还是副教授大?答案是:副教授大,哪怕有个“副”字,因为总听到你们在讨论文华学院。儿子的回答让我很享受,我终于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行政管理、家庭生活四个方面找到了奋斗的平衡点。
教书育人的道路是幸福漫长的,前进并提高的目标是没有止境的。在文华十五周年生日之际,祝福我们的学校像文华的红枫一样红红火火,也祝福我们每一个“文华人”和文华一起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