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越过思维障碍培养深度表达 著名时评人曹林为新闻学子开讲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12-11    作者:本网讯(文新社实习记者 陈佳靖/文)

“要从熟悉的事物中看到陌生,从单一的判断中找到多元,也要从正常中看到反常,从反常中看到正常。”12月4日,人文大讲堂第五讲如约而至,知名时事评论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曹林教授应邀为新闻系师生开讲。

1F42C

深度新闻报道离不开批判性思维,但转变思维方式、突破思维惯性并非一日之功。曹林教授开场便以“风景如画”这一常用语为例,引导在场师生深思,当我们说“风景如画”的时候,到底是先有风景还是先有画?这一看似平平无奇的表达方式,背后其实隐藏着思维的惯性和文化框架的潜移默化影响。通过这一案例,曹林教授引导大家认识到,如今人们的日常思维已经进入了一种“冻结”与“无思”的状态,人们开始缺乏思维转折的能力,开始重复、习惯性地进行简单思考行动。他强调,突破思维的表层冻结,深入挖掘语言与现象背后的文化与历史根源,是深度表达的重要内容。

1A2F0

曹林老师通过“大学给家长寄成绩单引热议”“高校为争地铁站名花落谁家起争执”“高铁上遭遇手机外放如何处理”“六边形战士马龙”等案例表明,问题往往不是简单的“对或错”,而是多方利益和多元价值的博弈。在他看来,越是复杂的问题,越需要放在“合法争议领域”里审视,不断地提出不一样的视角,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对于如何提升深度表达的能力,曹林老师建议大家重视经典阅读与文字输出。他指出,经典的意义在于不断重读,在于经历时间洗礼后依然能够为我们提供智慧与启示。此外,他还提醒学生一定要多动笔输出,多写新闻评论、深度报道,多参加校内外新闻实践,培养出“快思、快写、快传”的强输出能力。

在提问环节,现场的师生就此次讲座的内容积极参与提问。曹林老师在进行解答的同时也向在场的师生提出了展望,他希望在场学子能够吸收讲座内容,不断提升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打赢这场“思维障碍赛”。

20E4C

讲座结束后,2024级新闻学专业的李浩然说道:“我对这次活动感触很深,不仅让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思维缺点,也为我指明了一个可以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方向。我会牢记讲座里对我有用的内容,在今后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式。”

(文字编辑:唐玮徽 夏德燕 赵雯欣)

(摄影记者:张丁戈 陈擂康

(图片编辑:宋灵瑶)

审核:薛小庆 张雯妍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