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曾言:“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古人也有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从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举行大罢工,而后1889年恩格斯领导成立的第二国际并明确将1890年5月1日定为第一个国际劳动节起,劳动节至今即将走过第133个年头。今天,我们庆祝五一劳动节的同时,也应该牢记: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一切美好都由劳动奋斗而来。
幼时不知劳动人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不解“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疾苦,更不懂“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艰难。“劳动节”于大部分的劳动人民来说只是一如既往地奔波劳累,兀兀穷年。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劳动节也仅仅只是一个能够放松玩耍一番的假日
直至小学劳动节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去校外打扫街道。我们拾起垃圾、捡起落花、掸去尘土、修剪草木,同学之间配合默契,打扫的过程中路人也纷纷向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经过一番劳动之后,路面变得干净整洁。一次劳动,一次成长。虽然我的劳动没有那么困难艰苦,但依然让我明白了,只有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也让我懂得要热爱劳动,投身劳动,在实际行动中感悟劳动的魅力所在。
勤劳朴实作为我们家的家风家教,也是长辈们给予我的厚望与殷切之嘱。父亲时常与我讲起儿时爷爷带着他下田抓田螺拿到集市上去卖的故事,那时物价低,有时从早到晚忙活下来,获得的收益都不到十元。但对于辛苦劳作一日的父亲来说,也是极其喜悦和满足的。父亲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看十元少,日积月累,聚少成多,你就会收获颇丰。”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而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我们需要明确劳动的意义,端正劳动的态度。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越是简单,越是美丽;越是质朴,越是动人。黑汁白汗的工人、耕稼陶渔的农民与日夜攻关的科研工作者、兢兢业业的艺术创作者一样,都是不懈奋斗的劳动者,都在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着。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假期是例外,回归平凡乃是常态。劳动者平凡如你我,为了生计、为了热爱、为彰显价值,风尘仆仆,孜孜不倦。无论初衷为何,劳动都是辛勤者的勋章,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生活也亦如此。只有认定目标,为之奋斗,方能勤则不匮,有所收获。
(文字编辑:李柳妍 龚效)
审核:张雨婷 终审: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