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作家,你是否只知其笔名、不知其本名,或者只知其原名、而不知其笔名?有些作家的笔名里藏着智慧与隐晦爱意,有些表达的则是家国情怀与凌云壮志……每个笔名或多或少都藏着一段故事。
——题记
发奋图强 朝夕不倦
中国章回体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张心远,笔名张恨水。他的笔名“恨水”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相见欢》:“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命运多舛,世态炎凉,张心远意识到不能让光阴像流水一样白白流逝,为勉励自己珍惜光阴、勤奋进取,于是他提笔在自己的诗章上署上了“恨水’这个笔名。
中国现代小说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许地山,笔名落华生,因为“华”与“花”同音,所以也称落花生。“落花生”虽然生长在泥土里,但是平凡质朴的外表下却拥有默默奉献的美好品格。词浅而意深,许地山小时候曾被父亲教导,以“落花生”作比,要求子女们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他便以此为笔名勉励自己,成为做好事不求回报、不计得失、有用的人。许地山的夫人曾回忆丈夫说:豪华酒楼没有他的足迹,乘轮船、火车都是买普通票,喜爱与劳动人民接触,对人真挚谦虚,对名利从来淡薄。“落花生”品质贯彻了许地山的一生。
情窦初开 柔情蜜意
中国武侠小说家、当代新武侠四大家之一熊耀华,笔名古龙。关于他的笔名,有一个说法中藏着一段青涩的爱恋:中学时期的熊耀华对班级上一名相貌清丽脱俗的女同学产生了好感,但那时他并不出众,于是落败于女同学的一众追求者之下。因为那位女同学名为古稚凤,所以开始写小说后,熊耀华索性把笔名起做“古龙”。这个笔名不仅承载着他儿时的感情,也是他写作灵感的一部分,于是“古龙”这一充满侠气的笔名便伴随着他漫游尽武侠的世界。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洛神”的张秀环,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绨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萧红这一笔名。她的爱人刘鸿霖(笔名萧军)曾自述,自己是行伍出身,以京剧《打渔杀家》里的萧恩为楷模,故取名萧军。那时张秀环与他处于热恋中,想到共同的革命事业,故而追随爱人起了“萧红”这一笔名,连在一起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惺惺相惜和对革命的向往之情。
越鸟南栖 故土难离
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赵平复,笔名柔石。他笔名源自于儿时家门前的一座小石桥,上面镌有“金桥柔石”四个字。在离开家乡后,赵平复心中生起缱绻的思乡之情,后来他在写作时便用“金桥”、“柔石”作为他的笔名,其中使用更多的是刚柔相济的“柔石”两字。赵平复一生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他以笔杆为武器,唤醒民众忧国忧民的革命意识和打击革命反动派的反动精神,寄寓刚柔相济之意用“柔石”二字投身于革命事业,发出改造世界的呼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 ,原名郁文,发表文章大都署名“郁达夫”或“达夫”,他曾使用过“春江钓徒”个笔名,却不广为人知。“春江钓徒”这个笔名是取自他的家乡——富春江畔的富阳县城,用来抒发他对故乡的热爱之情。郁达夫的散文忧愁伤感,决心投身于爱国主义事业后,他执笔写下的每个字都是在为被压迫的民主主义而斗争,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博取自由。抗战快要胜利之际,他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春江钓徒”这一笔名喻指在身处异乡的夜晚,想起富春江上的一叶双桨,记忆深处怀念起故土“水天清”、“影波平”的样貌。
作家对于笔名的取字,可来源于眼前生活、可来源于诗歌、可来源于爱情亦或是理想抱负。笔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每位作家处在不同时期的笔名都或多或少有一段令自己难忘的回忆。关于这些文化名人的笔名与原名,你还知道多少呢?
(文字编辑 姚鑫 项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