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我院举行“个性化教育”专题报告会。针对信息学部个性化教学的具体情况,文新社记者采访了信息学部辅导员王安莲。
记者:现在社会上提倡培养创新精神,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是什么?
王安莲: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创新的意义。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意识,通过加强创新意识、挖掘自身的潜能,我们会拥有的更有力的“起跳板”,这对我们就业极有帮助。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学院坚持“探索多样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培养”的办学特色的?
王安莲: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单一的教育模式只能顾及一部分学生。当学院提供的教学模式多元化后,学生们则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学习模式,这将使学生的才能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记者:您平时有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呢?
王安莲: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褒赞是必要的。同时,绝不放弃对后进生的培养,通过鼓励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信心,这是对自己工作更是对学生的负责。
记者:您今后在教学上的目标是什么呢?
王安莲: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当前的就业大环境中找到一份较为适合自己的工作。
记者:学院已经在大力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力度。对此,您觉得哪些方面需改进?
王安莲:我觉得学院应该在建设实训基地方面加大力度,因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增加学生就业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