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经典,以典育人”是我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传统,学校坚持开展“读经典·与新时代同行”大思政课建设,围绕经典导读、经典共读、经典践读三个维度,通过搭建多元平台有效实现思政育人多方联动。
5月7日晚,文华学院“典读中国”系列讲座第五讲精彩开讲。此次讲座特别邀请文华学院党委书记郑畅教授主讲,她以《习近平用典文化意蕴》为题,引导青年学子在“典籍里的中国”与“奋进中的中国”时空对话中,厚植家国情怀、砥砺使命担当,为深化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鲜活实践样本。
郑畅以“全民阅读月”调研数据为切入点,通过“修身·劝学·笃行”三部曲,将总书记用典的深厚意蕴与青年成长路径深度融合。在修身篇,郑畅以《论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突破点,通过经典溯源、经典释义、经典引申和经典践悟的逻辑思路进行深入解读。在劝学篇,郑畅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经典名句为逻辑起点,通过总书记梁家河知青岁月“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的故事,生动诠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辩证关系。在笃行篇,郑畅引入经典名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讲述了经典背后的故事,激励青年学子要肯奋斗、能吃苦。
最后,郑畅系统梳理了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凝练出“时代同频、实践导向、价值引领”三大成长密码,她希望学生们能够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文华学院“典读中国”系列讲座,校领导率先垂范,站上思政讲台,用鲜活案例、生动话语传递思想力量,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动力。
(审稿:吴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