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福州举办的“Robomaster步兵对抗赛”区域赛中,文华学院智能制造装备专精特新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MSE-STAR机器人智能装备分队凭借自主研发的步兵作战机器人,从区域内众多高校队伍中突出重围,摘得区域赛亚军。
双线突破,续写辉煌
继2025年3月16日以“农产智检”项目斩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术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后,仅隔6日,文华学院智能制造装备专精特新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再传捷报——获得“Robomaster步兵对抗赛”区域赛亚军。这一成绩标志着该团队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多场景应用能力再上新台阶,实现了农业检测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双线突破。
厚积薄发:从“实验室”到“竞技场”的技术迁移
作为依托“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平台组建的跨学科团队,将会在文华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党总支和共青团文华学院委员会的领导下,始终以“解决产业痛点”为内核,深耕人工智能、机电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在Robomaster赛事中,团队将此前积累的相关识别算法、高精度传感技术等,创新应用于机器人动态避障与实时战术决策系统:
1、云台与发射机构:云台需支持360°旋转及大角度俯仰 (如Pitch 轴仰角≥45°) ,并集成高强度摩擦轮发射系统。
2、弹道与视觉协同控制:通过工业相机与发射机构连接实现自动瞄准,结合图像识别算法(如目标跟踪、模式识别)提升射击精度。采用超级电容机制积蓄能量,实现短时高速移动或爆发攻击。
3、仿真与测试:建模与仿真分析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动力学仿真优化结构设计(如悬挂行程、重心配平)。通过每月技术审核和持续调试(如弹道测试、抗干扰实验)验证机器人可靠性,突击队采用AI算法辅助参数调优,降低功耗并提升稳定性。
产教融合:以赛为桥,锻造新质生产力
此次参赛的步兵作战机器人,正是团队与湖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华中数控、海康威视等企业产教融合后的衍生成果。通过赛事场景的极限压力测试,团队进一步优化了算法模型与硬件适配方案,为后续技术向智能制造生产线(如高危环境巡检、精密装配等场景)的转化奠定基础。
青年担当:多学科协同育人的文华范式
突击队延续了“顾问+导师+学生”的跨学科攻坚模式,此次突击队参赛成员涵盖机器人、机械、电气、智能制造等专业,在机械结构设计、战场态势感知算法开发等环节实现深度协作。突击队顾问团队陈艳副教授表示:“从农业检测到工业机器人,我们始终聚焦技术和算法的国产化替代。两次获奖的6天间隔,正是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与‘潜能导师制’成效的集中体现。”
未来展望:锚定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升级
据湖北省文华学院智能制造装备专精特新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顾问团张新建教授表示,目前,团队已与相关企业达成意向合作,计划将赛事中验证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开发。随着“农产智检”设备在湖北省禽蛋企业的规模化落地(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此次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文华学院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技术生态链”构建,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文华学院智能制造装备专精特新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团队协作,不仅在Robomaster区域赛中斩获亚军,更在短短六日内实现了双线突破。这一系列成就不仅彰显了团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也为未来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科技舞台上继续闪耀,为区域乃至全国的智能制造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审稿:张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