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第40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24〕2号)指出,2024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近日,由教育家顾明远作序、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先生 教师节》一书刊登了刘献君的文章《以悟导悟:平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文章认为,教师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其教学态度、教育质量深刻影响年轻一代身心水平、思想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教师职业崇高,责任重大。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教师要在反思中感悟,通过“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读自己这本书”“共性生存,特性发展”“学‘问’而非学‘答’”“读书学习谁也替代不了”“境界决定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六个案例解读以悟导悟,指出教师要时时刻刻处于反思之中,在反思中感悟,并以悟导悟,引发学生感悟,在感悟中师生共同成长、发展。文章是刘献君多年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文中的许多案例,来自文华学院的个性化教育探索实践。
现全文转发。
刘献君,1945 年 3 月出生,湖南宁乡人,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华学院副董事长。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院长、教科院院长、文华学院校长、《高等教育研究》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等职。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大学德育、个性化教育。出版专著 28 部,发表论文 280 余篇。应邀到国内外近 500 所大学作学术报告。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教师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其教学态度、教育质量深刻影响年轻一代身心水平、思想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教师职业崇高,责任重大。
一、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
教师不仅要理想崇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要理解教育,懂得教育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基本事实是,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述的思想、观念,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已知的事实。要将这种事实转变为自己的观念,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老师们往往认为“自己讲了,学生就懂了”“我不讲,学生就不懂”,这是对教育很深的误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构建、相互作用和自我生长的过程;是根据外在信息,借助自己的背景知识,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包括老师的讲授)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教学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自我反思,自我建构,自我生长,那么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用以观察世界事务,但看不见自己的眼睛。人往往也看不清自己的自我意识,如要看清,则需要把自己推开,从更高的高度来审示自我。老师的作用正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方法,形成自己的内在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根据本人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教育研究,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以悟导悟”,以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反思、感悟,达到师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是一种平实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教师要在反思中感悟
感悟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对于个体而言,感悟是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知识去体悟,体悟科学,体悟人生哲理。感悟从反思开始,反思就是把学和思结合,以自己的活动为对象进行思考。正如黑格尔所言:“认识真理的方法,就是反思,反思的方式用思想的关系来规定真理。” 反思、反省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因而有人认为,感悟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有一定道理。
本人的感悟是在我的老师的启发下开始的。读中学时,教我语文课的喻忠丽老师,在一次课堂上表扬我:“刘献君能自己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给我印象极为深刻。过去的自我反省是无意的,不自觉的,经老师点拨、肯定,开始有意识地反思。从此以后,直至现在,每做一件事,都要停下来反思,形成自己的感悟。当看到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中“迷则为凡,悟到为圣”之后,更加重视反思、感悟。自己感悟的形成,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从自己亲身的经历、经验中感悟。例如,“做一件事要产生多种功能”感悟的形成。1985 年开始,我在中南政法学院当过两年宣传部部长,上下班都要骑自行车走半个多小时。开始的时候觉得很不方便,因为骑自行车上下班太浪费时间。可是后来感到,骑自行车不仅可以上下班,还可以锻炼身体,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在上下班的路上观察社会、了解市民的生活。这样想来,骑自行车上下班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天很高兴地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此,我就悟出来这样的一个道理:“做一件事情要产生多种功能。”这就是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聪明的人做一件事情可以产生多种功能,笨人做一件事情就只有一个功能,因此聪明的人比笨人要多活几辈子。此后,我不断地和同学们讲这一感悟,并推而广之。例如,我们做一项工作,把工作做好,这是一个功能;工作结束后把工作经验总结出来,这是第二个功能;发篇文章,是第三个功能;还有可能通过工作认识一些朋友,如此等等。同学们都应努力规划,使做一件事产生多种功能。
从平时对教学、工作的观察中感悟。例如,“人的一生有做不完的事情,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能够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感悟的产生。在担任教科院院长和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博士生安不下来心,原来的职位不愿放弃,赚钱的机会不愿丢弃,家庭付出不能减少,什么都想兼顾,结果什么都做不好。因而,我以院长的名义给全体博士生写了一封信,表达的意思是:人的一生有做不完的事,有的事多一件、少一件无所谓,但有的事则影响自己的一生。现在,集中精力做博士论文,则是影响自己一生的关键事,要抓住不放。这封信,对博士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位后来担任副省长的学生说:“我就是看了您的信后,才坚持做完博士论文。”几位学生保存这封信至今,以提醒自己和自己的学生。
从与学生的个别交流中感悟。我经常会找学生个别交流,以了解情况,吸取智慧。“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的感悟就是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形成的。2019 年 5 月,我和文华学院一位毕业班同学谈心,她告诉我:“入学时自己定下了入党、考研两个目标,现在这两个目标都没有达到,但是,我成长了,提高了。”她还说:“大学四年学习,结果别人都了解,过程只有自己才知道。”这引起了我对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结果是对过程的一种反馈,追求结果能提升行动的动力;过程是结果的前提和基础,过程没有走好就难以产生好的结果。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大学教育,更要重视过程。从而以此激励同学们抓紧每时每刻的学习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感悟。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相互学习的过程。在一次博士生的课堂讨论中,一位博士生谈道:自己初入职时在一所大学的校长办公室工作,第一次起草文件时他认真对待。结果,经过若干程序,最后的文件基本上就是自己起草的初稿,从而感悟到“初稿要当作终稿来写”。我立即肯定,这是一个很好的感悟,在工作中,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并多次在同学中介绍,获得认同。
三、以悟导悟的六个案例
本人在四所大学工作过,其中作为教师教学主要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 1972 年开始的 10 多年,担任华中工学院电力系辅导员、学校学生工作部 门首任负责人、德育教研室首任主任,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品德课 教学;第二个阶段是 1999 年开始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博 导,从事课程教学,指导博士生 120 多名;第三个阶段是从 2003 年至 2023 年的 20 年,参与文华学院创办、发展,特别是和师生共同探讨个性化教育阶 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自己感悟,另一方面将自己的感悟和同学 们分享,以自己的感悟引发同学们感悟,在感悟中认识世界、社会、人生, 在感悟中提升思想品德,在感悟中增长才干。为生动、具体地呈现本人的 “以悟导悟”,下面以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在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们都比较傲气, 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经常张口就是“要是我当总理,要是我当校长会如何如 何”之类的话,或者“老师讲课没有一个讲得好的”,等等。一次,我在讲课 当中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上来讲,每个人讲三分钟。结果,没有一个 人讲得好,有的词不达意,有的结结巴巴,而且普遍没有一个好的姿势。我 听后产生感悟,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两句话:“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 会做。”并强调从想到说,从说到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什么事情都要经过 自己的反复实践,在实践中去感悟,去提升。此后,我不断地和同学们探讨 这一感悟。
担任德育教研室主任以后,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深感“会想不等于会说, 会说不等于会做”这一感悟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尤为重要,于是,组 织部分学生到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地对毕业生进行调研。在调研中, 一些毕业生的教训和体会令人深思:
一位学生入厂后,以知识渊深自居,终日足不出室,闭门造车。一天正 在绘一机械图,一位师傅默然审视良久,说:“这图的某部位似不对。”他一听火了:“我学过。我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师傅说:“我没上大学,可这机器 我摸了几十年。我觉得……”他反讥道:“那你怎么没考上大学?”此事传出, 全厂哗然。从此,再无人给他“提意见”,一年后,他郁郁不得志地调出厂。
我校有几名毕业生一起分配到天津某单位工作。工作之前,他们就计划 着如何在单位大干一番。一到单位就提出一个设计方案送给领导,但好久不 见回音。为此,他们便认为领导不重视知识分子,原来的冲天干劲化为乌有。 过了一年时间,他们回头再看这个设计方案,几个人都笑了。他们说:“想法 太幼稚了,初入社会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只能虚心学习。”
一位校友深有感触地说:“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为自己是个人才,可以 大干一番事业,总希望有位明智的领导能重用他,否则便会责怪领导不重视 人才。干不了几天便灰心丧气,有的便从此一蹶不振。应该让同学们了解, 上至中央机关,下至乡镇企业,要毕业生,首先不是考虑他那里缺少一个当 官的人来接班,一旦分来一位大学生、研究生,领导首先考虑的是我们单位 来了一位学 ×× 专业、干 ×× 工作的人。所以评价这位大学生的标准,首 先是他的本职工作干得如何,是不是一个好的职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确 实发现他在某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表现也不错,便有可能给他一 个能胜任的职务。”
由此,我们把这些事例编成教案,给毕业班同学讲授。让大家懂得,大 学本科毕业,读了 16 年书,研究生毕业,读书时间更长,确实有不少的书本 知识。但是书毕竟是书,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并不在书上。从知识的获取,到 能力的培养,再到经验的取得,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 过程。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要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虚心向老同志学 习,不断积累经验,切忌急于求成。
在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中,我和老师、同学们通过感悟“会想不等于会 说,会说不等于会做”,形成了在“想、说、做、成”中管理自己学习的方式。
想。想就是动脑筋,独立思考。学会独立和理性地思考,这是每个大学 生的必修课。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开始。管理自己的学 习要从“想”开始。
说。说就是交流、表达。想,可能是天马行空、杂乱无章,也可能是孤芳自赏。通过“说”,使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凝固、提炼,清晰地表达出来,才 能指导自己的行动。
做。做就是行动。想、说是一个思维过程,做是一个行动过程。学习新 知识,提升自己的品质、能力,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实现。正如王夫之在谈到 品德时说: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谓也,凡行而有得谓之德。
成。成就是完成,也是结果。任何事都包括过程和结果。“想、说、做” 是过程,“成”是结果。大学学习,过程十分重要。过程是结果的前提和基 础。过程没有走好,就难以产生好的结果。大学学习,更应重视过程。但结 果是对过程的一种反馈,好的结果能提升行动的动力。因此,要重视“成”。
现在,“想、说、做、成”已成为文华学院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重要方式 之一。
(二)读自己这本书
当我读到《李宗仁归来》一书时,其中一句话印象极其深刻。这句话是: “如果人不是从 1 岁活到 80 岁,而是从 80 岁活到 1 岁,那么世界上将有一半 以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① 这显然不可能,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阅历是多么的 重要。一个人的阅历就是一本十分重要的书,因此感悟一个人一生中应读三 “本”书,理论、实践、自己。其中读自己这本书尤其重要。正如雅思贝尔斯 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所说:“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扶持引导学生发觉他 身上的潜能和力量。”帮助学生找到真实的自我。
为什么要读自己这本书呢?我经过学习、思考,逐步形成了以下认识:
第一,只有善于读自己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的硕果。这是因为,“人类 的智慧不是埋藏在前人的经验里,而是潜伏在自己的心灵中。”《论语》是孔 子阅读自己心灵的记录。《理想国》是柏拉图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记录。梭罗的 《瓦尔登湖》更是他读自己这本书发现很多心灵深处秘密的记录,他在经历过 几十年风雨之后,来到康科德城的这个小湖边上,亲手搭建了一个小木屋, 自己种地,种粮食,种蔬菜,自己读自己这本书,从中读到了很多平常读不到的东西,最后形成了不朽的名著《瓦尔登湖》。卢梭把自己的一生当作一本 书,从头开始逐页地阅读,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忏悔录》。
第二,间接经验是普遍的、抽象的,要将普遍的东西特殊化,抽象的东 西具体化,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个体化,靠的则是直接经验。仅读别人的书, 只能让自己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架装运知识的机器。
第三,世界万事万物是相通的。人与人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从最真实 的自我出发,可以抵达任何人。只有读懂了自己,才能读懂别人。
认识到了读自己这本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后,我在教学和工作中,倡 导、组织学生读自己这本书。如定期组织自己指导的博士生举行学习交流会, 交流读自己这本书的体会。在文华学院全体学生中实行“一人一规划”行动。 要求每个学生在回顾、总结以往经历的基础上,确立人生目标及年度目标和 措施;年终回顾目标实施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下年度规划。同时,我 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怎样读自己这本书。在探索中形成了以下共识:
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历”。人生经历是由人在生活过程中所亲历的事件 积累的感受构成的,亲历性和感受性是人生经历的基本特征。阅历首先要有 “历”可阅,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那就无历可阅。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 路,识万种人”,说的就是要丰富自己的“历”。比如你去听讲座,你就比别 人多了一份“历”;再比如你参加学校的社团,这也是一种“历”;还有你骑 自行车参加某项活动,到农村,到边疆,也是一种“历”。人的一生就是由 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组成的。因此,要丰富自己的“历”,因为如果没有“历”, 你就不可能去阅。
其次,要“阅”自己的“历”。不少人是“历”而不“阅”。因为体验的 过程是对事物进行感受、理解并产生联想的过程。领悟的形成要以对事物的 深入理解和丰富联想作为前提和准备。一个是在感受当中学会感动。人是需要 感动的,只有在不断地感动中才能净化自己的灵魂。再一个是理解。要产生联 想,要给自己留有思考的时间。读别人是必要的,但更要留出时间来读自己。
再次,“读自己”的目的是完善自我,回报他人。在读自己这本书时, “有的人读出了勇敢拼搏的快乐,有的人读出了跃上浪颠那一瞬的愉悦,有的 人读得又苦又累,有的人读着读着就被吞没了”。这就要看我们怎么读。要读出快乐,要读出愉悦,不要读得又苦又累。读自己的目的是完善自我,回报 他人。这要求我们要有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心态。我们经常听到悲观者和 乐观者对于蔷薇的评价,悲观者说:“蔷薇上面有刺。”乐观者说:“刺里有蔷 薇。”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读自己还要有自我反 省的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反省精神,一个没有反省精神的人,不是一个 高素质的人。我们不光要看到自己真诚、善良、美丽、睿智的一面,也要读 到自己贪婪、愚昧、虚伪、骄蛮的一面。有反省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地完善 自己,才能更好地读懂别人,回报社会。
最后,要提高“历商”。原来我们提到智商、情商,现在还加上一个“历 商”。同样的经历,不同“历商”的人会读出不同的东西。学习要有底蕴,要 有底气,要有参照,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要讲究人生的艺术。光有“历”, 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也不可能读懂自己。
通过讲座、发表文章等多种方式介绍,不少高校师生也积极认同并开始 读自己这本书,例如,浙江农业大学一位教授说:“近日,在网上看到华中科 技大学刘献君教授的一个课件,题为‘读自己这本书’,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灵 魂。这个课件,既让我找到了这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前辈知音,又为自己行 进的人生轨迹找到了理论支点。因为自记事以来,我就一直在读自己这本书。”
(三)共性生存,特性发展
文华学院开展个性化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个性?个性和共 性、特性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个性等于特性,这是错误的。如 果将个性等同于特性,那么,个性化教育就可能走偏方向。个性等于共性加 特性,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
为什么说个性等于共性(普遍性)加特性(特殊性)呢?个性是指那些 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贯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言: “个体的人之所以特别是一个人,是因为先于一切事物,他本身是一个人,一 个具有普遍性的人。这种普遍性不只是某种在人的别的抽象的质之外或之旁 的东西,也不只是单纯的反思性,而毋宁是贯穿一切特殊性之内,并包括一切特殊性于其中的东西。”① 共性和特性紧密相连。共性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基 础,根本和实体。要是这一事物没有共性,它就会不复存在。世界上没有两 片相同的绿叶,特性是事物区别的依据,发展的前提。没有共性和特性,就 没有个性的存在。
在个性化教育中,进一步体会,得出了“共性生存、特性发展”这一感 悟。学校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人都会面临两件大事:生存和发展。生存 是生命系统的存在和生长。达尔文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一个人 首先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具有共性,才能生存,即共性生存。发展是事 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变化过程。 发展首先要创造、创新,在克服困难中前进。人要在某一方面先于别人、优 于别人,形成自己的特性,才能发展,即特性发展。经过反复阐述、讲解, “共性生存、特性发展”对学校、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
教育,既培养学生的共性,又培养学生的特性,达到共性生存,特性 发展。
在个性化教育中,如何培养共性?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帮助 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品德 优良,身心健康;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重视 专业教育,让学生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能力。其次,要创设教育情境,形 成共同记忆,帮助学生将知识、经验转化为思想品德。有学者提出:“思想、 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人传与别人。”老师们在课堂中讲述的思想、 观念,对学生来说仅仅是一个已知的事实。要将事实转变为观念,学生必须 在一定的情境下,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一是教育情境,二是 个体反思,两者相互结合。在 2020 年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营造了一种开展爱 国主义、社会主义的良好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中接受教育,这是一个思想教育的成功范例。一些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国家 强大带给了我们极大的安全感,此生不悔入华夏。”“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中国人的凝聚力,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能奉献社会、对社会有用的 人。”“自己生长在中国是挺幸福的,珍惜拥有美好时光。”“没有个体是脱离 组织独立存在的,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每一天,多做有意义的事。”这 些将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并影响其一生。
在个性化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特性?首先,帮助学生发掘优势潜能。 学生特性的形成要建立在不同的优势潜能上,从而提供合适的教育。大学生 正处于其人生开发和个人潜能运用的黄金时期,要引导学生认识潜能、发现 潜能、选择和实现优势潜能,从而形成自己的特性。其次,确立志向。孙中 山先生说:“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立志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动 力,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立志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认识自己的志向、兴趣爱好、长处短处;确立目标,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可 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制定规划,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时间,最重要的事情 是规划(策划),通过规划,知道如何去追求、达到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 通过持续不断的行动,克服困难和阻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后,创设 空间。空间是生命之家,是学习创造的舞台。对于教育而言,空间充当了教 育的角色,教育又要通过空间来实现。培养学生个性,需要为学生创设可供 选择的空间,如适应现代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空间,“学习无处不在”的 校园空间,可供选择的制度空间,广阔的精神空间,开放、共享的网络教育 空间。
对于学生而言,共性生存、特性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同样是共性生存、 特性发展。
任何学校要生存,都必须达到国家的共性要求。共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四 个方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守宪法及国家 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办学;人才培养和办学条件达到 国家标准。否则,学校将无法生存。
学校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特性)。高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学科特色和办学特色。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一所大学的水平,取决于学科的水平。一方面, 要在众多学科中,选择学校所要发展的学科,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结构;另一方面,在本校建设的学科中,选择若干学科,重点建设,使之成为优势特 色学科,并以其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也只有少数学科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例如,哈佛大学的经济学与商学、数学,牛津大学的神学、哲 学、法学,东京大学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
一所大学除了学科专业特色以外,还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即以什么 样的教育思想、方式来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学校。文华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 成了个性化教育办学特色,创建了“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有力地推进了 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共性生存、特性发展,是相对而言的。共性和特性相互渗透,共性有利 于发展,特性也有利于生存。
(四)学“问”而非学“答”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中回答课 本上提出的问题,考试时回答试题中提出的问题,把学习变成了学“答”。学 习的关键在于问题,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中提出了问题,解答之后, 自己的学习水平就提高了;研究中提出了问题,解决之后,自己的学术水平 提高了,同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问”,而不能将 学问变成学“答”。形成这一感悟以后,我就和同学们,特别是研究生探讨学 习、研究中的问题,例如:
如何发现问题?学习和研究中往往苦于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没 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要善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 发现问题,因而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见人之未见,言人之所未言”;面对 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要“疑”,“思想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亚里士多德), “做学问在无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要有发散性思维和逆 向思维,开阔视野和思路,勇于提出问题。科学史上,有很多从现实生活中 提出问题的典型例子,如英国的牛顿从很多人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中提出问 题,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德国的魏格纳,有一次躺在病床上,无意中从床 头的一幅世界地图中发现,巴西海岸和非洲海岸像一张撕破的纸,巴西东部 海岸右角凸出的部分与喀麦隆附近的非洲海岸凹出去的部分刚好吻合,于是大胆提出一个问题,原来的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漂移。 经过多年论证,他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实 践归纳和理论演绎两种。实践归纳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经验梳理、 分析、概括和归纳,从而发现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理论演绎是 人们以理性思维的一般性为基础,将有关学科理论揭示的基础问题,通过演 绎“迁移”,具体化到科学研究中。
把实践问题转化为理论思维的课题。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都是经验性问 题,作为学术研究,不可能仅仅就这些经验性问题发表评论,而需要将经验 性问题转化为学科理论问题,以概念来陈述问题。如,在家庭生活中,发现 “打老婆”问题,研究时,我们就要加以转化,比如转化为“家庭暴力”问题; 一位博士生在研究我国大学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时,将其问题转化为“教师 利益、权利表达”问题。
避免提出“问题”中的种种问题。提出问题十分重要,但同学们在提出 问题时往往出现种种偏差。以教育研究为例,这些偏差主要表现在:①把领 域当问题。在研究时,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方向、领域,但不能就此止步。 有些研究,仅仅停留在这里,把领域当问题,如“地方大学研究”“学分制 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素质教育问题研究”,等等。②把 现象当问题。分析教育现象是提出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研究的问题必须有 各种各样教育现象做支撑。但现象不等于问题,我们要从现象出发,将其 背后的问题分析出来。有些研究,往往把现象当问题,如“学生学习积极 性不高”“教师对学校的教学要求不满”“大学发展定位追求高层次”,等等。 ③把“为什么要研究”等同于“研究问题”。有些论文在“问题提出”中,仅 仅分析了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明确表达所要研究的问题。④不是“未 决问题”。人们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前人或他 人已经探明和解决了的,只要去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就能明了,这些问题不具 有研究价值。不少研究停留在这些问题上,做了大量重复、无用的工作,耗 费了人力、物力。教育研究所要研究的是未决问题,即前人或他人没有探明 和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还需要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才 能探明和解决。未决问题才具有研究价值。⑤模糊问题。提出了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内涵、边界不清晰,是模糊状态,无法开展研究,如“网络教育的 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生适应性研究”,等等。⑥没有核心问题。研究中有时 提出了一大堆彼此虽相关但缺乏内在逻辑的问题,更没有确立核心问题。但 在学位论文中,核心问题只有一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为若干子问题。对子 问题的回答,综合起来,是解决核心问题的基础和前提。问题层次不清,必 然导致分析分散,论证也难以合逻辑。在研究中,不论是教育科学,还是其 他科学,我们只有认真解决以上问题,才能有效地确立问题。
(五)读书学习谁也替代不了
有一年的春节(大年初一),我在办公室读书。中间休息时,站在窗前, 望着窗外的树木、花草,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世界上很多事情别人 都可以代替,但读书学习,谁也替代不了,你读了就有收获,不读就没有收 获”。后来细想,的确如此。在这个世界上,金钱,父母可以留下;文章、讲 稿,甚至书,可以请人代写;课,可以请人代授……不管你官有多高,财富 有多丰,都必须自己去读书,谁也替代不了。进入大学,学校为我们提供了 一个平台、一个环境、一种氛围,但读书学习还得靠我们自己。
在大学里,不论校长、教授、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读书人。怎 样看待读书,如何读好书,是大家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经常和同学们聊 “读书学习,谁也替代不了”这一感悟,激励大家抓紧时间读书学习,并共同 探讨如何读书学习,形成了以下一些认识。
读书学习是一种历史责任。历史的创造、传承靠文化、知识和读书学习。 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曾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 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创造知识,马克思读了 1500 多种书,写了 100 多本笔记,才写出了《资本论》,《资本论》正在改变着世界。我们的科 学研究成果、教学研究成果、学位论文都是在大量读书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书是传承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阅读经典,我们可以感受生命的常态,掌 握生活中不断实践、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通过阅读史籍,我们可以去经历 自己生命中不曾经历的事;通过阅读诗赋,我们可以感受生命的内涵、生命 的均衡……
读书的目的在有无之间。读书肯定是要有目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 国家富强而读书,为改变命运而读书,为做好研究课题而读书,为完成学位 论文而读书……因此,要有规划、计划、安排,但不能读每一本书都盯着具 体“目的”。我们在生活中还要认识自己,丰富自己,提高境界,需要广泛涉 猎哲学、文学,读经典名著。即便是以完成某项任务为目的,也不能只读相 关的书。在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例如我们正在做一个高等教育理念方面 的课题,有关教育理念方面的书、文章读了不少,很难读出新意。这时,将 这方面的书放下,读一些历史、经济、哲学方面的论文、书籍,再来看理念, 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因此,读书的目的应在有无之间。
可学与不可学。有些东西是可学的,有些东西是不可学的。先谈“不可 学”。天赋的东西是不可学的。人是有天赋的,人与人之间的天赋有差异,我 们不可以去学别人的天赋,而是要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潜能。气质不可学。 气质带有先天倾向性,与人的神经类型有关,是最先生成的、较稳定的人格 结构部分,别人的气质不可学。当然,不好的东西也不可学。可学的东西是 知识、能力、智慧、品德等。
读书是一种享受。人生链条包括生存、发展、享用。享用、享受有物质、 精神两个方面,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读书可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 才。”(培根)“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歌德)读书可以 增长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观点,足以使人激动;读书可以发现美、 感受美、产生美,足以令人感动。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常态,一种人 生态度。
当然,读书需要努力、刻苦,需要付出,也是一种“苦差事”。国家、学 校为我们读书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们应该努力地读书,读出人生,读 出成就,读出乐趣,读出幸福,读出友谊。
(六)境界决定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从自 2002 年开始,为探讨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我对包括 杨叔子、裘法祖院士在内的 100 多位优秀教师进行了访谈,结论之一是:教 师教学、学生学习“起于知识,止于境界”。我开始关注境界。2016 年 5 月,
我与部分老师及我指导的博士生同 2016 届文华学院毕业班同学访谈交流,提 及“境界”时,部分同学有一定认识,但多数同学认识不足,他们说:“境界 高深莫测,太抽象,太虚,很难理解。”“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境界 是很高的理想层次,不是我们所能够得着的。”“考上了大学,就有了境界。” 境界决定着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十分重要,但师生缺乏对境界的认识。 由此,我开始和老师、同学探讨境界。
究竟什么是境界?对此,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境界指 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是一个人在人生经历中的人生感悟。简言之,境 界是人的修为和觉悟所达到的造诣和水平。“境界”看不见、摸不着,但似一 只“隐形之手”,区分了人与人之间的眼界、认识、格局。我们知道,“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一种写作境界,“荷出淤泥而不染,海纳百川成汪 洋”是一种人格境界,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是一种认识境界, 而“止于至善”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境界与学历、地位、年龄无直接关系, 但境界决定着人的观念、态度和行动。
境界是具体的。境界并不神秘,境界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一个 人对待学习、工作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精神境界的高低。人的境界在人的行 动之中。例如,对待学习,从以往同学们的现实情况看,大体有四种态度: 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睡觉睡到自然醒,想缺谁的课就缺谁的课”;迫学, 被迫学习,为考试而学习;苦学,为了毕业后找一个好工作,为了考上研究 生,围绕功利性目标,学得又苦又累;乐学,将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为今 后奉献社会做好准备,对探究真理充满兴趣,对世界万物都想刨根问底,乐 此不疲。四种学习状态,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境界。可见,境界是具体的。
境界是分层次的。人的自觉程度不同,对所做事的意义认识不同,其境 界也不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根据对人生的觉解,以及所做的事对自己 不同的意义,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 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指一个人做事,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 所做的事对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功利境界指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己, 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道德境界指开始 了解到社会是一个整体,自己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从而愿意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所做之事具有道德意义。天地境界指认识到社会之上还有宇宙, 愿意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达到“天人合一”,这是人生最高境界。
境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说某人达到了某种境界,不是指他就只存在 这种境界,而是指这种境界在他的思想、精神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湖南长沙 岳麓书院内有一副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很精辟地解 释了什么是“学”,什么是“才”。什么是学呢?“合安利勉而为学”。“安” 指心安理得地学,“利”指为利益而学,“勉”指勉勉强强地学。三者合在一 起称为学,若某一种占主导地位,则境界不同。
境界是不断提升的。不同的生命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不同。随着 年龄增长,接触社会面的扩展,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对自我、人生、社会认 识的加深,人的境界会逐渐产生变化。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完善、理 论思维发展、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学们要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进一步 关注、理解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明确自己对他人与世界的责任,努力提升自 己的境界。大学生为什么要重视提升境界呢?
境界渗透着人的成长自觉。从人与物的区别看,物体可以被象征化,但 不具有象征意义;可用于促进多种目标的实现,本身却不能实现目标。人是 主体,是积极的存在,所作所为是由自己对世界、自我和社会的理解,对过 去的记忆及对当下的感知、希望等综合、结构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与动 物不同,在做某一件事时,他要了解他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从而才能自 觉地去做。
境界是大学理性之所求。大学之大在于境界之大。大学是理性之场所。 人类知识可以划分为“普通知识”和“高深知识”,同学们在中小学主要学习 的是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通向高深知识的基础。但进入大学后,人就 进入了一个奇妙的高深知识领域,需要养成独立精神和批判思维,要通过科 学实验、学习实践,去探索自身和世界,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境界。
境界决定未来个性发展的空间。境界有多高,未来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境界提升的过程也是拓展个性发展空间的过程,需要我们穷极一生去追求、 去修炼。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梁漱溟先生将“做学问” 的境界由低到高,归纳为八种——从形成主见、发现不同、融会贯通、知不足、以简御繁、应用自如、一览众山小,最后达到“通透”的境界。我们要 在个性化教育中提升境界。
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主要任务是学习。为报答父母而学,为考个好成 绩而学,为考取研究生而学,为找个好工作而学,这些对不对?这些都没有 错,但其境界还有待提升。同学们还要为完善自我、服务社会、实现家国情 怀而学,并使之占主导地位。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学习境界。如何提升 境界呢?我在探讨中得出了以下认识:
第一,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不能改变世界,但书可以改变人,人 可以改变世界。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读一些人文社会科 学书籍,特别是经典名著。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洞察人 生和社会,明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读书十分重要。我们要让阅读成为自己 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第二,立志。孙中山先生说:“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事。”立志,首先 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就是方向,就是动力。目标确立的过程,正是 价值选择的过程。同样,境界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立志是 境界提升的应有之义。我们要继续开展立志教育,帮助同学们确立自己的 志向。
第三,实践。境界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把志向转化为行动,在实 践锤炼过程中形成的。境界离不开对人、社会及其关系的认识。实践是认识 的本源,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参加社会实践的网媒专业的 一位同学这样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认清了自己的位置, 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价值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 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有了增强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 相结合的毅力和信心。未来的路很长,仍需努力!”
第四,感悟。提升境界,还来自对人生的觉解。如果说,认识是从具体 到抽象,那么,感悟则是从抽象到具体。要通过自己的沉思,领悟人生,确 立自己的价值取向,明确自己的人生态度,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感悟,从 身边的日常生活开始。爱因斯坦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 暂的逗留,目的何在?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 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的 东西。”① 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境界、确立信仰。我们要 在学习、生活中学会感悟,提升感悟的深度和水平。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学们不仅要学习专业,还要懂得尊重,承担责 任,提升境界。境界高了,才能视野开阔,眼界宽广,格局增大,精神丰富, 为精彩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大家上大学的 目的所在。
除以上涉及的感悟以外,本人的感悟还有:做应该且能够做的事,方向 比努力更重要,选择将伴随我们一生,做成一件事容易、做好一件事难,唯 有坚持才能对未来充满期望,在模仿中创造,在发展中成长,学会“不管”; 尊重是一种优良品德,责任是人生的一种修炼,人之患在我有身,人生要勇 于放弃,眼前不等于永远、暂时不等于永恒,人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要 背着“埋怨”两个字走完一生;多数人是好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 正的,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不能用无知去研究未知,有多少资料做 多少东西,学习首先要学会思维,一年可能干不成任何事、十年可能干成任 何事,一天太长、一生太短;等等。
教师要时时刻刻处于反思之中,在反思中感悟,并以悟导悟,引发学生 感悟,在感悟中师生共同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