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华撷英 >> 正文

三好学生标兵刘文灿: 绘千图而后行之力,遇温情相伴期未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01-04    作者:侯云昭 郑茜元/文

刘文灿,2020级城市建设工程学部建筑学专业学生。2021、2022年荣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连续两年荣获校级一等奖学金,于今年荣获科研创新奖学金。担任班级学习委员,连续两年平均绩点及综合成绩专业排名第一,现为党员培养组支部负责人。在湖北省挑战杯中带领八大专业完成“绿色建筑助力乡村振兴”的科研创新,并担任项目负责人。业余时间多参与志愿活动,志愿时长281余小时。

16056

“‘学好建筑设计,你想学其他什么设计都可以’,这句话特别打动我。”

在刘文灿的讲述中,对建筑学最初的好奇,源于对设计的喜爱。但如同所有初学者一样,建筑学的学习是迷茫而又未知的,带着对自身的期许,刘文灿开启了一段新的探索之旅。

埋在刘文灿心中的种子,或许是在那次旁听时冒出了萌芽。大一时刘文灿跟随系主任去华中科技大学旁听建筑课,在那里,她发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于是下定决心加倍努力,她始终在行动,在前进,在缩短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1B678

学习 长明不落的心灯

在建筑设计的领域里,没有“力”的支撑,设计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对于刘文灿来说,物理学和力学学习的困难也是无法回避的。但面对困难时,她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虚心向老师和优秀的同学请教学习,从而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她的坚持与努力。

“有时在教室或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有时还没学完,图书馆就关门了……”从她平淡的话语中,我们不难想象她的付出与坚持,但这背后的艰辛和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这日复一日地学习中,她将知识化为己用,用学习的火花,点亮了心中学习的明灯。

在学习的道路上,挑战总是接连不断。对所有建筑学子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并不是一句戏言,短暂白昼后的黑夜,她只能继续奋斗。“一个作业需要两个星期,每天都需要熬夜,等到设计出图,又会是一份新的作业。”当别人因为繁重的课业而焦虑、抱怨的同时,她却能第一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想,全是问题,做,才有答案。多做少想的她无疑是一个坚定的实干派,给自己列计划表、把任务写在纸上,必定要完成的任务,哪怕是熬夜也必须完成,在具体的计划中前进,一步一步地攻克难关。而当她通过图纸,将二维转化为三维,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各种手工模型时,这种喜悦便足以治愈学习的疲惫,她高兴地说:“这是个奇妙的过程。”在繁重的任务中,她锻炼了自身的抗压能力和实操能力,与此同时,她也在思考如何取得学习与生活的平衡。

“在遇到建筑这门学科的时候,除了在上课,就是在作图、写作业,熬夜并不意味着不休息。”劳逸结合也是高效学习的一个因素,对于刘文灿来说,她是一个把学习和生活分开的一个人,“在宿舍休息的时候,我也许是最皮的那一个。”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开心地笑了起来;但当她学习的时候,会把自己与休闲娱乐的空间分割,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行走在清晰而又具体的路径上,学习的心灯无声地照亮着她,不断前进。

智慧不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还存在于知识的运用当中,理论知识的学习,绘图能力的锻炼,都是为下一步的实践而预做的准备。

18E65

追寻 探索的热情指引实践

只有去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才能有所进步。刘文灿说:“我想尝试很多东西,因为觉得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个人能力上, 她在多个专业的公共课上尝试通过讲课培养展示自我的能力;她通过参与答辩,在思维、逻辑和语言的交汇中变得更自信;在专业绘图的软件班学习中她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同学,“术业有专攻”,所以她虚心请教,刘文灿说:“我更想得到一个不会但可以学会的结果,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在集体之中,作为学习委员,她也在努力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大一带领全班同学参加活动还是大二时面对考勤问题,这个过程虽然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但刘文灿认为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做事风格,这是一个需要交流和共同学习的环节,“我和大家好好商量,积极调动大家,大家就都会融入这个氛围里”,这是她在人际关系上的突破,也是她自身的突破。

在实践中,作为“绿色建筑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中的负责人,她整合了大一至大四八个专业的同学,努力将理念贯彻到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中;作为团队沟通的桥梁,在面对不同的意见与分歧时,她也曾怀疑过自己:“我就在想是不是自己第一次尝试还不太会,是不是我没有能力去胜任这件事”,但她用坚持打破了对自我的怀疑,用翻新了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把思路理清晰,然后再鼓励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去完成这件事。“我没有考虑那么多,就是一股冲劲儿,然后找到那么多人,都愿意和我一起去做。”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刘文灿最终也在这个项目中收获了奖状之外的惊喜,“我以前只做有把握的事情,但这次经历让我觉得自身又得到了一次突破。”

在探索中,对于中国建筑科技馆的参观经历,四大展区让刘文灿叹服于古今建筑的巧夺天工,更加充满了对建筑设计的畅想。也正是在对这些建筑的探索、探访和场地调研中,刘文灿创新了理念,将技术与设计相结合,她的创新也获得了“湖北省挑战杯铜奖”的好成绩。在行与知的过程中,她用实践的脚步丈量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不断的追寻与探索中突破自己,走出了自己的热爱。

16E95

未来 感恩相遇,万里可期

与其说这些是刘文灿的成功,不如说这是她的成长之路。成长的道路总是孤单且艰辛的,刘文灿也是如此,“我以前就是一个单独的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外面玩,我都是一个人。”幸运的是恰到好处的陪伴和不期而遇的温暖也降临到了刘文灿身上。

“当我在做乡村绿色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那个项目时,我找到了两个班上的同学,其中一个女孩子是我隔壁宿舍的,她更像我大学生活里的一个意外。”这个女孩会在刘文灿忘记吃饭时帮她带一份,会在她难过时在走廊里安慰她陪她发泄,会参与和她有关的很多事情,这份突然出现的友谊陪伴和温暖了刘文灿孤单又灿烂的大学生活,“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且勇敢大方的人”,这确实是上天送给刘文灿最特别的礼物之一。

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更广阔的平台的向往,刘文灿开始了一段步履不停的考研之路。“我认识了一个特别自律的研友,他的计划精细到了每一分钟,每一个正在为考研努力的人也都在按部就班地坚持着同样的事情,他们都不曾抱怨和放弃”,这也是激励刘文灿一直前进和坚持的动力,梦想就是一种让人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很多值得期待的事情也正是需要一定付出才能得到的。“只要有一些东西吸引着你,那就是持久的原动力。当我回想起熬了几个大夜做出的三维图带给我的那份成就感,我就不会再畏惧考研路上那无数个夜晚;当我一想到未来那些美好的瞬间时,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反倒不会觉得累,因为这是同等的付出,换得同样的东西。”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向阳而生,不惧艰险,保持热爱,奔赴山海,这就是刘文灿。

在理想与成功的距离中,刘文灿靠着自己的热情去跨越;面对难题时,她尝试过不同的办法,也忍住了下意识逃离,她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与自身作比较;认知、深入与实践,在学习与成长的三重奏中,她依旧掌握着自己的节奏,以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展现出三好学生的靓丽风采。

审核:童玲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