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华撷英 >> 正文

师风师德专栏|张新建:将心血付诸于个性化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7-22    作者:(占昊 蔡雅青/文)

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只有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个性化教育才能真正成功。

随着手指划过手机屏幕,一道道课前练习题目被老师推送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上课的同学们,有的用手机去搜索,有的眉头微皱若有所思,有的翻开教材和身边的同桌展开讨论,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地圈划……这里是图书馆111教室,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着上课前的准备。此时距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即将开始的,就是张新建老师所讲授的《电子技术》课程。

学生的肯定,是我最大的成就

2007年4月,张新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随后入职文华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教授07级机电、05级电气等专业的相关课程。同年11月,张新建老师被评选为文华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魅力教师”。当他获知此奖时,只觉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自己只是认真讲好每一节课而已,与其他老师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不同。

“对老师而言,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学生对自己教学的肯定。”在那之后,张老师明白了一个好的课堂对学生的影响之深,这也促进了他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关注与改进。

学生对课堂的肯定,能促进老师的进步。反之,老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改进,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提高。张新建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践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找到其适合的学习模式。基于“对学生负责,对课堂负责”的教学原则,张老师从项目式教学到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尝试改进教学积极提升课堂质量、注重教学互动、密切与学生间的接触,关心学生课堂内外能力的全面发展。只为呈现给学生一个精彩的课堂。

步伐未停,以课堂教学改革换来学生成长的改变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一直是张新建老师教学理念中的重中之重。在早期的《电力电子学》课程教学中,张老师发现,很多学生上了几年的课程,却连最基本的元器件都很少接触过,这引起了他的深深思考。

于是他在2014年对这门课程的课程设计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尝试: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个实际电路项目,设计一个10KHz的PWM控制电路。这次改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项目设计完成之后,有的学生在和他交流中兴奋地说道:“老师,这是我上大学三年以来感受最深的一次课。项目小组讨论、设计、实践、答辩,第一次自己动手完成一个电路设计并测试出理论推导中应有的波形,感觉太美妙了。”

也许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让张老师知道了学生们确实也渴望着在课堂上有更多亲手实践的机会,而自己为此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也正是在这次课程教学改革尝试之后的反思和总结,促使张老师在2015年学校暑期研讨会上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实践及思考》的主题发言,并得到了与会老师和学校领导的高度认可与肯定。随后,张老师申请并获批了项目式教学改革的省级教改立项并于2018年顺利结题。随着项目式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式教学在机电学部和全校得到推广。2019年,学校每个专业建设两门项目式教学课程,让近千名师生参与项目式教学中,不同专业以展览、展演、答辩、讲座、竞赛等形式呈现自己的项目学习成果,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表达、反思与成长的全过程。

本科阶段的学习偏重于掌握理论知识,除非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外参加学科竞赛,否则进行实践创新的培养还是不够的。张新建老师对这种情况十分了解,所以他在课内推进项目式教学,又在学部建立起全校第一个跨学部跨专业工作室——Dteam工作室,使学生们得以有更多机会在实践中学得知识。推动这种种工作的核心想法只有一个:对于文华学院这些本身基础就不错的学生,搭建一个项目实践创新平台,给出引导和帮助,也许就会引起学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12级电气的李雄同学,加入工作室之后,在张老师指导和规划下,从他擅长的电气控制设计入手,获得了蓝桥杯、物理大赛、节能减排等大赛的学科竞赛大奖,并在考研时根据张老师的建议,跨专业考研。现在,他已经成为我国重某重点军事院校的教师,并在入职三年后获评“四有”优秀文职人员,记嘉奖一次,相关工作事迹被人民武警报专栏报道。

教学相长,我与学生共同进步

“工科课程的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落下了哪一环都不利于之后的学习。工科的学习,也不应该仅停留在课本。”于是,张老师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以一个项目的形式提出,将要讲述的知识点糅合在这个项目之中,‘项目教学’ 就这样被探索出来适用于课堂,反响极佳,而后向全学部全学校推行。时代在进步,张新建老师的步伐也从未停止。

近几年来,张新建老师仍在探索个性化教育课程的改革,《电子技术课》课程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讨论式式教学”:采用“小组长轮换制”让组内角色轮换,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动员全体学生学习。课前写下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各小组进行讨论并给予加分鼓励,张新建老师积极鼓励同学们讨论答题,也激发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知识得以传递;课中,组长、记录员、时间控制员、声音控制员、汇报协调员根据职责分配来完成任务,这些职位会每周轮换,每位组员都肩负着一项责任,相互监督,相互帮助;课后,各小组每周都需要进行一次课外讨论,并做好视频和文本记录,张老师会在记录中仔细观察大家的学习状态,以获得更加真实的课堂反馈。这种模式既让合作学习走出课堂,深入人心,也让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再局限于课堂中。

“小组教学”使课堂化繁为简,互动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全神贯注,在课堂外的积极探讨,都能够证明这种大胆创新带来的成功。

对于这种新颖的课堂,机电2004班的向启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老师会要求我们提前预习,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所认识,课堂上再加以巩固。张老师更在乎我们的自我表达表现能力,给予每个人发表观点的机会,我想这是让我们提前适应之后进入社会工作的状态。”而机电2003班的胡超超也感触良多:“我觉得张老师是一个极其负责有耐心的老师,他对大家十分关心,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我坚信学生与老师是互相成就的。文华的学生基础都是很不错的,只要你推他/她一把,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学生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是张新建老师不断坚持的动力;找到方法,让学生善学乐学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帮助尽可能多的学生走向成功是他坚定不移的教育理念,也是学校个性化教育的初衷。

角色不同,初心不变

随着在文华工作的年月逐渐增长,张新建老师的角色也在逐渐改变,从一名普通老师成长系主任、学部副主任、党总支书记。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工作重心,但是,始终未曾变化的,是萦绕在他心头的那份育人的责任。

对张老师而言,自己的课堂以及成立的Dteam工作室,便是最重要的两处“战场”。在课堂内,不断寻找新的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知识,课堂外,为学生搭建工作室这个施展拳脚的实践创新平台。看着学生们因为个性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不断成长和进步,他自己也就更有动力去接着深化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担任了机电学部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后,这个阶段的张新建老师,在做好职责分工工作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让机电学部的各个课程组和教学团队深化个性化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在教学领域,他带领学部青年教师开辟出一片片“试验田”,不断尝试,不断提升,一旦有了成果便加以推广,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同学因为个性化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而不断成长和进步。

现在的他仍在带领其他年轻教师一起共同摸索更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进步,让更多的学生获益。例如将课堂搬到图书馆,用环境和分组来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他一直鼓励其他青年教师对他的课堂提出各方面的改革建议,在个性化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化和推广方面与青年教师共同讨论,希望学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老师大胆创新课程个性化教育改革,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和成长。

       在大家兴奋的讨论,踊跃的答题中,时间不知不觉地于这个热闹的课堂流逝。随着一声清脆的响指,一位女生合上书本,满意地自语道:“懂了!”也正是这时,讲台上的张老师宣布下课,同学们带着收获满满的表情自发整理好桌椅后,这间图书馆的教室又回到了最初安静的样子,等待着这群活跃的学子再次到来……

审核:刘念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