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迸发生命的无限炽热——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的赤子之歌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9-11-14    作者:

新华社武汉9月8日电 题:迸发生命的无限炽热——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的赤子之歌

新华社记者邹伟、陈聪、李伟

一个人对大地的情,可以有多深?

奔走世界屋脊近30年,他用双脚丈量大地,行程超过8万公里。最后的遗愿,是骨灰撒葬青藏高原。

一个人对科学的梦,可以有多纯粹?

为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哪怕艰辛寂寥,哪怕鲜有名利,哪怕献出生命,他也从未犹豫。

一个人对祖国的爱,可以有多炽热?

以科学报国,他如同一盏燃灯,燃烧着生命,却在56岁猝然熄灭。弥留之际,他用最后的气力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他是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

 

李德威在青海湖考察(2017年8月31日摄)。 新华社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供图]

从矿产找寻到构造假说,从地震预测到地热勘探,李德威毕生的研究,无不深深扎根大地,无不紧紧围绕国家和人民所需。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一生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话语——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一生大地行——“地质科学的任何重大理论创新都充满艰辛坎坷,但相信最终对国家和人民有益。”

西藏定结,晌午烈日正毒。

“咚——铛——”

李德威瘦削的身影,紧贴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岩壁,一手紧攀岩角,一手紧握地质锤敲击着山岩。

往上,是斧劈刀砍的绝壁;往下,是深不见底的深谷。

突然,一块石头从崖上滚落,砸中他的额角,鲜血立时流淌下来,与汗水混在一处。他抬手抹了抹,继续向上爬。

这攀登险峰的一幕,映衬出他相约大地的一生。

1990年,28岁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讲师李德威初上青藏高原。让李德威如痴如醉的,不是高原美景,而是那些裸露的岩层、丰富的地貌。

因为构造独特、演化过程复杂,青藏高原被公认为地质工作“最佳野外实验室”。

当时,李德威正在参与西藏的一个成矿预测项目。同时,他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一些用主流的板块构造学说难以解释的地质现象。

他不讳言质疑:权威学说也存在局限性,能不能挑战?

非议扑面而来:“板块构造学说研究那么多年了,是你一个年轻人说挑战就挑战的?”

当时,已有外国学者提出以青藏高原为切入点,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

“青藏高原是开启大陆动力学理论的‘金钥匙’。”一团旺盛的火,在李德威心中升腾:中国一定要先掌握这把“金钥匙”,走在世界前列!

求证质疑,除了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2001年,李德威在喜马拉雅进行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供图]

从那时起,李德威每年都要花2至3个月的时间,奔波在世界屋脊。从羌塘到喜马拉雅,从可可西里到阿尔金山,从阿里班公错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他将地质考察坐标定在了中国乃至世界最艰苦的地方。

 

2012年,李德威在阿里地区进行野外调查(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供图]

高原地质科考,甘苦自知。

氧气稀薄的高原上,即使空手走路,人的心脏负荷也相当于在平原背几十斤重物爬坡,更何况是攀爬崇山峻岭,进行体力消耗极大的地质勘测。

总跑在队伍最前面,总把最险、最长的路线留给自己;不仅能走下来,还经常背回沉甸甸一大包岩石标本;更创下一天走70公里的纪录……李德威单薄的身躯,似乎藏着超乎常人的能量。

 

李德威生前收集的矿石标本(2019年3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吃冻硬的干粮,喝冰冷的水,露宿岩缝下、羊圈中,忍着头痛等高原反应入睡……人非铁石,长期高原野外作业,同样损耗着他的健康。

一次野外勘测时,李德威突然胃痛如绞。

“李老师,赶紧送你出去吧!”同事和学生们心急如焚。

“调查耽误不得!”李德威咬牙忍痛,硬是继续坚持每天走20多公里,结果却引发了胃出血。但直到调查完成,他才肯离开野外到县城治疗。

学生李华亮说:“在高原这种环境下,老师体力有限,很多时候是靠意志力在拼命地走。”

高原地质科考,危险更难预料。

2003年7月,青海可可西里野牛沟。

正忙着采样的李德威,丝毫没注意到,不远处一群野牦牛停止了吃草,瞪眼怒视闯入领地的不速之客。

几头野牦牛朝李德威转过来,粗大的前蹄猛力刨着地面,锋利的犄角尖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李德威随时会被攻击!

远处的向导急得大喊:“李老师!危险!野牦牛!”

李德威这才反应过来,拼命跑出老远之后,回头看躁怒的牦牛没追上来,后怕地瘫坐在地,大口喘气……

躲过棕熊、野狼,遭遇过雪崩、塌方,卡在过江的溜索上命悬一线……十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都挡不住李德威每年如候鸟一般飞赴高原科考的执着。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么苦?

 

李德威生前的考察记录(2019年3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如果热爱一样东西,你会看到她的魅力,而不是艰苦。”李德威更清楚:如果只在实验室里测试数据,支持主流的观点,易于发表文章,却难出重大创新成果。

有人劝他:少提那么多质疑,多把心思用在发表SCI论文上;少跟主流观点较劲,多想想自己的前途……

“没有争论和质疑,就像地壳没了碰撞,是产生不了能量的。”认准目标,李德威话语始终坚定。

年复一年奔赴高原,验证、完善自己的观点,李德威就这样行走在茫茫大地,跋涉在高寒缺氧的“无人区”,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

近30年来,李德威立足实证研究,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用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解释了青藏高原的地质现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初步形成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体系。

脚踏山川大地,方能仰望浩瀚星空。

“德威以实证研究挑战传统,在理论创新上很有建树。”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懂他:“根据地质构造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构建自己的认识和框架,而不是在国外已经形成的‘笼子’里走,这样才有潜力和基础实现重大理论的突破。”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