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专题研讨+案例打磨+问题设计+时事关注”四位一体集体备课模式探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5-04-28    作者:向青 唐文凤

   为了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4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部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唐文凤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部副主任余刚及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老师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会聚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大专题,秉承老带新原则,采用诊断式、复盘式备课,备课内容为“个一”:提炼一个教学思路、分享一个教学案例、提出一个教学问题、关注一个时事热点”。

聚焦党的全面领导: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

杨瑞伦老师以“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为主线,结合相关案例,阐释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他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需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国家治理各领域,并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秦继茂教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案例对比—理论提炼—价值引领”的逻辑链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解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张婷婷老师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点梳理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方向、方法论与实践路径余刚副教授指出,要立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刻革命性,讲清楚深层次矛盾、体制机制的弊病等相关内容,深挖改革开放的案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

共谋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抉择

向青老师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从指导原则、制度基础、战略基点、必然要求四个方面阐释“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应关系。创新”“新质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为切入点,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杭州“六小龙”等案例,解析多元创新维度“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的改革逻辑,并通过“问题链”教学法设计课堂讨论。刘家俊教授指出,针对“高质量发展如何融入思政课堂”,教师可采用鲜活案例来展示,这样更能贴近学生,让思政课堂更加生动。

此次备课会,开拓了“专题研讨+案例打磨+问题设计+时事关注位一体集体备课模式,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了新思路。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集体备课让大家对理论的把握更加精准了,对案例的选择和阐述更有准对性了,对问题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了,对课程的讲授更有信心了。

(审稿:吴秋凤)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