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华要闻 >> 正文

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 辛勤耕耘中回报社会 ——在文华学院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6-20    作者:校长 刘献君

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文华学院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毕业生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祝贺大家!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向无私关爱的家长们表示祝贺和感谢,谢谢大家!

今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1076万“世纪宝宝”告别大学,走向社会。2000年出生的“世界宝宝”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大学都受到国人的高度关注,今天大学毕业,同样受到广泛关注。你们身上肩负着人民的期望,祖国的重托,今后仍然会受到高度关注。

大学四年,1400多个日日夜夜,同学们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发展了。在这些经历中,有三件大事难以忘怀。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欢庆。这一经历使人们更加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100年来,带领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经历也使我们懂得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的成因,一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是抗击疫情的艰难岁月。进入大二下学期,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迫使我们待在家中,焦虑、迷茫、担心,长时间独居,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心情。大三来到学校以后,虽然可以上课,但实习、交流受到了严重影响。但独居提供了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在反思中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同时,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看到了国家、人民的团结和力量,感受到了党的伟大。

三是经历了个性化教育的全过程。这四年,正是文华“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建立、个性化教育深化的时期。全校师生认同、参与个性化教育。从与同学们的交谈中,在三个方面感受比较深。首先,通过“一人一规划”,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家深感目标由模糊变清晰了,一位同学说:“通过一人一规划,我明确了自己来大学是来做什么的;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要得到什么;我毕业以后要做什么。”2018级工程管理还形成了自己的班规:“管理好自己,打理好未来”。其次,逐步懂得了潜能,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潜能。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在和文华学子交谈时提出:“只要你自己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时候,就等于个性化发展。”以往和毕业班同学交谈中,大家谈自己的潜能时,实际上还不是潜能,但这一次大家谈的,基本上是潜能了。再次,根据自己的优势潜能,转换专业,或选择课程,重新找到了适合的专业,找到了心宜的工作,例如,覃仕辉同学,入学时攻读英语专业,根据自己潜能、兴趣,转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应聘中石化工作。

在2022届毕业生中,还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卢迪迪同学,由于表现优秀,获得湖北省第七届“长江学子”荣誉称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董金虎同学主动到艰苦的四川凉山州乡村小学支教,帮助农村学生成长,受到好评。网络与新媒体张巍瀚同学积极参与抗疫宣传,制作的《人文学部师生宅家锻炼视频》,被中国青年报评为“青年眼中的体育精神”优秀组织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向凯、张罗东、黎露同学,在卢纲、俞侃老师指导下,获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环境工程专业8栋727寝室,万奥博、余君淼,杜元锋、朱泽鑫四位同学,共同努力,相互扶持,都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同学们,你们即将结束大学生活,走向社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送给大家两句话:“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在辛勤耕耘中回报社会。”

人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成长有多种多样的可能。发展、成长的状况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我们要带着个性化教育的思想、观念走向社会,伴随自己一生。在个性化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是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个性化教育。反思就是把学与思相结合,以自己的活动为对象进行思考。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认识自我、确立目标,才能将外在的知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社会职业生活与学校学习生活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也更为复杂。我们每干一件事,要进行总结、反思。对的,总结经验,坚持下去;不对的,吸取教训,加以改进。希望大家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从日常生活就可以知道,人是为他人而活着的——首先是为这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完全依赖于他们的快乐与健康……。我每天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于他人的劳动,无论他们去世还是健在,我必须尽力以同等程度回报领受和正在领受的东西。”爱因斯坦的话既朴实,又深刻。同学们一路走来,父母、老师、国家、社会给我们提供生活、学习条件,帮助我们成长发展。现在开始,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面对国家、人民利益,必要时不畏牺牲个人生命;面对艰难的工作不退缩;面对挫折时仍要坚持初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在辛苦耕耘中努力回报社会。

同学们,我们正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任重道远。祝大家在新时代的传大征程中,不负青春,不断进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