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到10月27日,校长刘献君、党委书记郑畅、常务副校长刘太林、副校长张七一、舒水明及校长办公室、人力资源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负责人一行,分别到各学部开展调研活动,深入细致了解各学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进展、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了解各学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倾听建设意见,解决具体问题,关心学部发展。
各学部详细汇报了迎接合格评估开展的各项工作及进展,介绍了学部工作的创新做法和亮点,并就评估工作、学部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困难等和与会领导进行了交流探讨。
信息学部从强化组织保障,把握评估范围;补充师资队伍,充实教学资源;优化人培方案,落实教学计划以及自查自纠找问题,自评自建补短板四个方面汇报了前期评估工作进展情况。从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三个方面提出了学部建设的设想。
人文学部从培养方案的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开展、课程资料档案的管理与规范以及各专业师资情况方面汇报了评估工作的推进情况;从“文科智能化”特色方向,介绍了学部四个专业的学科发展,从人事工作“凝聚人心”、学部事务“营造公平、民主氛围”、教科研“打造人人上进环境”、工会活动“打造和谐学部文化”方面分享了学部管理建设的经验。
经管学部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教学评价五位一体闭环管理,构建督导和同行为两翼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汇报了评估工作情况;从学科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学部特色四个方面汇报了学部的建设思路与情况。
基础学部围绕评估工作准备、课堂教学以及学部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汇报。介绍了针对课堂教学,紧抓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以及教学诊断活动月”活动。同时,学部从成立德育教育发展中心,完成实验室环境建设、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两个中心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11个方面阐述了学部建设构想。
机电学部从如何认识评估,如何开展评估,让评估转换为推动学部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以评促建,重在建设、重在提高方面汇报了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对于学部建设工作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借助学科与专业齐备,专业设计与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优势,将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注重师资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融合,通过科研项目来培养老师,注重团队建设,进一步推动学部的发展。
城建学部就评估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后期工作计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学部通过聘请校外专家,把好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关,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提高生产实习质量,建设特色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具有特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学部建设,学部提出以“工科+艺术”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方案。
外语学部在学部建设上结合应用型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在三个专业分别开设培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外语+教育、外语+商务、外语+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会上,学校领导高度肯定了各学部的工作成绩,党委书记郑畅、常务副校长刘太林,副校长张七一、舒水明分别点评各学部的工作汇报,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复。
刘献君校长指出:各学部按照学校统一布置,抓紧落实各项工作,评建结合,以评促建,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在应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方面,有较大进展。刘献君校长提出以下希望:
1. 合格评估工作要从“突出重点”,转移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展开”。机关和学部明确分工,进一步动员起来,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毫不放松。不仅在数量上要达到评估标准,而且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3.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要抓住“基本”。在教学内容上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在教学思想、方法上要真正弄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学,通过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学习了才有教育。教学的“基本”把握了,老师会创造各种多样的方法。
4. 要探索空间转型。深化个性化教育要回到基本。基本就是潜能、立志、空间。过去,我们对潜能、立志探索比较多,对空间探索不够。我们提出了要“创设空间”,在此基础要研究“空间转型”,建设与个性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空间。
5. 要进一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部,如何建设学部”,努力将学部建设好。人文学部在这一方面研究比较多,其他学部研究不够。探索时要从理解文华组织文化入手,围绕共同目标,通过共同创造,达到共同发展。
最后,刘献君校长代表学校感谢老师们为合格评估、学校发展所作的努力,付出的辛苦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