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华要闻 >> 正文

《高等教育研究》刊登我校校长刘献君理论文章:《论需要及对大学生需要的引导》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9-05-28    作者:

        5月28日,《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刊登我校校长刘献君理论文章:《论需要及对大学生需要的引导》。全文如下:



作者简介:刘献君(1945-),男,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文华学院院长,从事大学德育、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摘要:需要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满足需要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教育与需要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满足学生需要,而且要引导学生需要,这是教师工作的特点也是难点。引导学生需要的路径,包括从价值反思需要,在满足现实需要中激发未来需要,营造良好校园环境以激励学生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需要,实施个性化教育以提升学生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需要;引导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己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造成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压力不大,教育评价偏颇,教师教学水平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等等。但这些都是外部原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学习需要不旺,如缺乏强烈的求知欲,缺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人、成才的强烈愿望,缺乏自我实现,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高层次需要等等。现在,不少学生不懂得上大学的意义,不知道上大学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缺乏强烈的学习需要,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教学难以收到成效。因此,近一个时期,笔者围绕需要及对大学生需要的引导,阅读诸多学者的论述,联系华中科技大学和文华学院的实际进行思考,形成了以下一些初步认识。本文发表的目的,在于引起更多同行思考、研究这一问题。

 

一、需要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

 

需要,涉及需要主体、需要客体(对象)以及两者之间价值、利益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因而难以理解和把握。这是需要十分重要但人们对之研究较少的原因之一。研究需要,首先要弄清需要的内涵。

在中文中,从词源来看,“需”和“要”都具有“索取”、“应该”的意思,当“需要”组成一个词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需”或“要”。从词性来看,需要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在英文中,与“需要”对应的英文单词通常用“need”,当“need”作为助动词时,表示“必要”之意;当“need”作为名词时,具有“缺乏、必须、逆境”之意;当“need”作为动词时,具有“需要、缺乏、用以表示义务和责任”之意。《辞海》对“需要”的界定是:“(1)有机体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2)应该有;必须有。”[1]简言之,需要表示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人的需要则是指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非对称性价值关系的客观表征。[2]需要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互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有关需要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把需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题,首次使需要成为思想范畴,对需要有诸多精辟的论述。因此,研究需要,首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对需要的论述,并以此为指导来探讨需要。关于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具有发展性、无限性、普遍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对此,张檀琴、李敏作了如下归纳[3]

需要的发展性。这包括自身内容的发展和实现手段的发展。马克思说,“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4]。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发展了的需要称为“新的需要”。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5]。恩格斯晚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也说,“由于谋生条件的变革及其所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和利益”[6]。从古人简陋的物质生活,到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人的需要是发展的。正是这种需要发展的过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

需要的无限性。马克思说,“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7]。需要的无限性,首先来自于需要对象的广泛性。动物的需要,特别是对食物的需要,相对单一、贫乏,而人的需要,相对宽广,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无限性。需要的无限性,决定了生产的无限性。马克思从需要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人类生产的四个特点:一是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二是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三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四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亦即生产的全面性、间接性、普遍性和无限性。

需要的普遍性。需要的普通性指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能力的人,生活需要不应该有差异。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应当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8]马克思根据这一原理,直接得出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按需分配。

需要的社会性。需要的社会性即需要的社会属性,也体现在需要本身和满足需要的方式上。在需要本身,需要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相对。需要不仅以个人作为主体,而且以整个社会作为主体,从而形成社会需要。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回答“第二十个问题:最终废除私有制将产生什么结果?”时说,“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这一切”[9]。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也肯定了社会需要,并把它作为重要的概念。需要的社会性体现在满足需要的手段上,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首先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为需要的客体,例如感情需要。其次是作为满足需要的手段,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共同体。

需要的阶级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的是有限的生产力;受这种生产力所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10]。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描述了阶级地位对需要的影响,按照满足程度,需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被满足的需要,一种是被抑制的需要,即剥削阶级的需要是被满足的,被剥削阶级的需要是被压抑的。马克思还揭示了需要的阶级性的根源,即有限的生产力。马克思又揭示了阶级差别的后果,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制约,剥削阶级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被剥削阶级则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详细地描述了阶级差别对需要的影响。

2.需要与相关概念辨析

认识需要,还必须对与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几组概念进行辨析,从而更好地把握需要的本质。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的是需要与欲望、需求、兴趣的关系。

需要与欲望。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十分容易混淆,以至于有的研究将两者等同,如“所谓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11],“需要,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12]等等。需要和欲望两者有相通之处,如欲望是对客观需要和自然属性的反映,最基本的欲望符合人的客观需要,客观需要通过感觉表现出来则是欲望,有多少基本需要,就有多少基本的欲望;需要、欲望,都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但两者有诸多不同之处,如需要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而欲望是在自然进化的后期才形成的,是动物对需要的本能反映;欲望是心理现象,其物质基础是神经,植物没有神经,也就没有欲望,但需要和神经以及心理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植物没有欲望,但有需要;欲望包括合理的欲望和贪欲,合理的欲望和客观需要内在统一,贪欲则背离客观需要,害人害己;动物的需要和欲望直接同一,欲望是对需要的完全反映,人的欲望不再和自我同一,也不再是客观需要的完全反映,可以无限膨胀,人必须用文化管住自己的贪欲,从而避免犯错,甚至犯罪。

需要和需求。在中文语境中,需要和需求没有严格的区别,在一些领导讲话及某些著述中经常两者通用,但需要和需求仍然有其区别。在英文中,一般将“need”译为“需要”,将“demand”译为“需求”,而且主要指经济学意义的“需求”。一般而言,需要常以一种“缺乏感”体现,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发展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需要具有指向性,并随着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需求则是指人们在欲望驱动下的一种有条件、可行又是最优的选择,这种选择使欲望达到有限的最大满足,即人们总是选择能负担的最佳物品。形成需求要有三个要素: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和手中的收入。需要只相当于对物品的偏好,并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等。

需要与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一种定向动力,表现出强大的内在动机,与价值相连,与个体交往对象联系在一起。如前所述,需要具有动力性、对象性和动态性。因而需要与兴趣具有相同点,如都是个体互动的一种定向动力,都具有价值指向性,都指向一定的对象,都具有发展性、历史性等。需要与兴趣都产生于环境与个人目的的关系,但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而需要还表现为对客体对象的缺乏与要求、依赖或者对环境的适应与超越等。也就是说,需要是以不平衡性为基础的,这种不平衡性以生物体的缺乏状态表现出来,体现了需要主体对客体对象的依赖。兴趣则不然。需要和兴趣,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基于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的兴趣会推动人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些事物,积极从事这些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人的兴趣不仅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而且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13]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需要。

 

二、需要决定人的行为方向与目标

 

之所以要重视需要及对学生需要的引导,因为需要决定人的行为的方向、目标。以下从需要与社会生产、人的行为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讨论需要的重要性。

1.满足需要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通过考察原始社会人的历史关系因素来阐述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吃喝住穿用行等基本物质生活资料,没有这些基本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无法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更谈不上社会的进步。于是人类进行的第一个有关生产活动的实践,就是生产满足人类基本物质需求的生活资料,在物质资料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类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生产力发展的现状而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又开始了从事这种新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社会实践活动。[14]马克思认为,需要及其满足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发现予以最崇高的评价,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这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此相反,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生正是由于脱离了人的需要而理解社会。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已经习惯于用他们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当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是进入意识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1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正是在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推动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在阶级社会,社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允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16]。这一观点经过历史的反复检验,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确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因而在社会生产方面要十分重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由此可见,需要是人们确定行动目标的最终依据,满足需要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需要是人的行为活动的方向。

2.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需要不仅决定社会生产、人的行为的目标和方向,而且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8]。马克思的论述,十分明确地指出了需要的内在驱动力作用。

首先,需要是生命存在的依据和动力。生命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换将伴随生命的全过程,一旦交换停止,生命也就结束。那么,这种交换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生命物体自组织的需要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种子携带着生物种类的全部遗传信息,但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打破原有的静止状态,才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鸡蛋在适当的温度下可以孵出小鸡,也可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煎蛋。因此,无论是生命对环境的适应,还是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生命需要。正如朱小蔓、刘慧所指出的:“需要是个体生命多种可能之生成的动力所在,它既是个体生命在遗传规定性上的显现,又是个体生命适应生存环境的反映,是遗传与环境‘共同运作’的产物。人的生命需要是其生存的直接反映,具有多种多样的层次和种类。”[19]可见,需要是生命存在的表现,是生命的本质属性。

其次,需要是人的生存、发展的条件。我们说到人,就意味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条件,需要就是事物本身包含的依赖性和条件,正是人的生存、发展的条件。生存和发展,就是对自身需要的认识和实现。人越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需要,就越有可能完善自身。[20]需要是生存发展的条件,而条件的实现,动物和人不同。动物靠本能,本能来自于遗传。人靠能力,能力来自于学习。不同的需要,要求有相应的能力,开展不同的学习。

再次,需要是推动人进行创造性认识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认识活动不是盲目的,有目的和动机。目的、动机与需要紧密相联。动机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以实现某种需要的思想或愿望,目的是对认识活动结果的预计。由于人总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带着一定的目的去从事认识活动,因而在力求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同时,也在力求能动地创造客体,而不是仅仅简单地摹写事物的外部形象。这样所得到的认识成果,凝结着人类的创造力,既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反映了人的需要,因而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由此可以看出,人的需要是推动人进行创造性认识活动,获取创造性认识成果的内在动力。

 

三、为何要引导大学生的需要

 

1.教育与需要的关系

教育与需要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影响学生个性结构的形成。教育能促进人的成长发展,使人形成良好的个性结构。需要与个性结构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的需要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决定因素。20世纪7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提出了个性发展的“动机圈”理论。他认为:“个性的个别特征和特性彼此不只是联结成为统一完整的结构,而且这种结构还是谱系化的。在这个结构里有中心,在中心的周围排列着所有其余的个性特征和特点。整个结构也决定于它所包括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并随着每一个组成部分在谱系中所占的地位而转移。人的每一种表现,他的每一种特征都反映着总的个性。组成结构的个性特征和品质、体验和价值观、世界观和信念、榜样和理想都依赖于人的动机和需要。因此动机——需要区能够成为中心,其余的个性特征都在它的四周形成结构。”[21]这是首次提出人的动机、需要与教育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重要理论,即动机表现为需要,需要反映了动机,动机与需要的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行为活动。教育要引导人的行为就必须培养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的个性结构中的要素与需要密切相关。例如,价值观是人的个性结构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与需要关系密切。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2]。需要是一种价值追求,价值本身蕴涵着需要。价值是人创造的,只有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价值才会产生。人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需要。价值与需要互为因果关系,价值是需要的目标,没有价值,需要就失去了意义;需要是价值产生的源泉,没有需要,价值不复存在。需要是价值的尺度,价值是需要的满足及其程度。可见,人的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需要。

其次,需要满足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的需要不同,人的需要是人自身意识到了的需要,人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不仅是物质的转移过程,更是人的精神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需要具有精神文化性。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正是精神、文化陶冶的过程。例如,在需要满足的过程中,可以提升道德品质。需要与需要的对象紧密相连,需要的对象对需要主体而言就是利益。人的需要引起利益的再分配,而道德是对待利益再分配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倾向,所以,利益是道德的核心。在需要满足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就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可见,人的生存发展,是对自身需要的自觉和实现,需要满足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再次,学生需要是确立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十分重要,目标就是方向、动力。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的要求,一是受教育者的需要。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教育教学目标就会偏离实际,起不到应有的引领作用。

此外,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在前面已经论述。

2.大学生需要的现状

大学生需要包括人的一切需要和作为学生的教育需要(学习需要),指在学校教育中从事学习活动的学习者以与生俱来的生命表现形式为基础,以不平衡的感受表现出来、以成长和发展为核心的与教育活动有关的缺乏和要求共存的状态。[23]

一些学者对国内大学生的需要现状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从人的需要结构探讨学生需要的现状;另一类则聚焦于学生对教育教学的需要现状。从第一类看,黄希庭等人对我国7所高校的71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需要可以归为6大类18种。6大类需要由强至弱依次为发展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贡献需要、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在需要结构中,求职、友情、建树、自尊自立的需要是优势主导需要。这表明,我国大学生总体的需要结构是积极向上的。[24]孙宝志等人从1981年起对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进行了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学生有12种不同的具体需要,其中主导需要有专业学习、友谊、道德修养、锻炼身体、追求真理、自尊与荣誉。[25]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开展了长达15年的追踪调查,提出了大学生需要理论,并指出大学生的需要由强至弱可分为三类,即成才需要、成长需要、服从需要。其中,成长需要是基本需要,成才需要是关键需要,服从需要则贯穿其间。[26]李锐对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634名师专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与黄希庭等人类似的结果。[27]不难看出,尽管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不同年代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大学生的需要结构还是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稳定性。孙宝志等人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他们指出,从时间上看,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空间上说,则无差异性。

另一类研究,体现为大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教材、技术支持等方面的需要。近几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院校研究所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张俊超、汤佳妮以2014年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道开放题的文本资料为研究内容,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原始材料的深入研究,以当事人看问题的视角,从微观层面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分析与描述;并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资料,将搜集到的大量复杂、混乱的文本材料进行分解,通过逐一编码、归类、重组等程序对资料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以构建大学生学习需求的结构。

“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研究对象为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的全体本科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大五年级(医科专业)在内的35个院系的学生。2014年共有12134人提交了问卷,问卷回收率为37.66%,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1295份,有效问卷率为93.09%。问卷最后一道主观开放题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您实现发展目标,您认为学校应该做哪些事情”,试图从“目标-需求”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需要。

调查中,只有部分学生填写了主观开放题,剔除未填问卷,得到7040份问卷的主观题资料。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她们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划分为六个大类:学校支持、校园环境、目标承诺、管理制度、评价与考核、学生参与,并遵循自上而下、从细节到整体的原则,构建了大学生学习需求结构(见表1)。

研究结果发现:其一,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学校支持、校园环境、目标承诺、管理制度、评价与考核、学生参与六个方面,其中对学校支持的需求最高。其二,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在校园环境和学生参与方面的需求较高,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在学校支持和管理制度上的需求较高;大一、大三年级的学生比较重视目标承诺的需求,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比较重视评价与考核的需求。其三,大学生学习需求在总体上呈现的特征包括:对学业支持的需求是核心需求;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实践与综合能力发展成为目标需求的主要方面;重视对学业评价与考核的需求;对学生参与的需求逐渐加大。

表1 大学生学习需求结构

3.对大学生需要进行引导的必要性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一个人对自己的需要理解和实践到什么水平,他也就发展到什么水平,获得什么价值。叶澜指出:“如果我们着眼于需要的分析,那么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就是使个体具有正确合理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个人满足自己合理需要的能力和向新的需要层次跃迁的自觉意识与能力。”[28]教育,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引导、激励学生的需要,并提高学生满足、激励、提升自己需要的自觉意识与能力。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满足学生的需要开始受到重视,但引导、激励学生的需要受到的重视不够。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为什么在教育中还要引导、激励学生的需要呢?这是因为:

人的需要只有进入意识才能成为真正的需要。恩格斯说,“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29]。需要本身是客观的,但客观需要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获得主观性的形式,化为主观需要,成为人的需要。客观需要不能停留在客观之中,主观需要也不能停留在主观之中,二者要相互转化,相互依赖,相互约束。

人的需要是人整体的需要,而不是身体局部的需要。马克思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0]。人是需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的人是人的整体,并非人的任何行为和意识都是人的本身。人的整体才是需要的主体。例如,网络游戏,可以满足人的休息、娱乐的需要,但过度游戏,沉迷游戏,放弃学习,则背离了学生的需要。

大学生的需要以成长和发展为核心,尤其需要引导和激励。人的未完成性,说明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的存在物。这种探究建立在对社会特别是未来社会的认识和对自身生活意义的认识基础之上。教育不能创造对象物,因而不会产生客观需要,但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将社会要求、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大学生的需要进行引导。

在教育中,容易出现一种现象,教师、家长从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出发,强加给学生一种“他人需要”。社会,往往是成人的社会,成人,特别是家长、教师,有时从自己的价值、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学生的成长出发,以某种方式“制造”学生对教育的需要,如学习某种专业,从事某种职业,考研、考证等,并按照这种“他人需要”开展教育、教学,造成了严重的教育后果。

 

四、如何引导大学生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一切动物”。需要的无限性说明人的需要是变化的、发展的,在教育中要对学生的需要进行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习需要。

1.从价值反思需要

需要与价值的关系十分密切。需要是一种价值追求,价值本身蕴涵着需要。价值与需要互为因果关系,人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需要。激发学生以成长、发展为核心的学习需要,离不开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首先,我们要理解价值、价值观。价值是一个含义十分复杂的范畴,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哲学中,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身与心、生与死等一系列矛盾,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价值观选择、调整、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不是实体,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意义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的价值关系的观念把握,因而价值观的选择、调整、形成十分复杂。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客体的实际状况,因为物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客观依据,价值总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没有客体就不可能形成价值关系。这里的客体,首先是社会,要帮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我及自己的需要,因为人及其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依据。同时,要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对关系的认识中认识自己的价值,用价值反思需要,提升自己的需要。这种认识,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从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开始。爱因斯坦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就可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31]爱因斯坦正是从日常生活与自我的关系中认识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从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认识自己的价值,激励自己的需要,提高需要素质。

2.在满足现实需要中激发未来需要

需要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有不同的划分方式。这里,从现实需要与未来需要的角度进行分析。现实需要指人们已经意识到,且准备行动予以满足的需要。未来需要指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对大学生而言,则指以成长和发展为核心的学习需要。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对大学生而言,现实需要中包含了成长、发展的需要,而且现实需要的满足,能使学生心情愉悦,自信心增强,更好地追寻未来需要,自觉地投入学习。从华中科技大学院校研究所2014年对大学生需求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的需求依次表现为学校支持、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目标承诺、评价与考核、学生参与等。这些都是现实需要,它们包含了以成长、发展为核心的未来需要,但仍然是以满足生存、生活为主,对成长、发展的精神需要重视不够。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又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了解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加强对学生未来需要的引导。

3.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激励学生需要

需要是人生存、发展的条件,与环境紧密相联。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是人的具体需要的决定者,不仅决定需要的具体能力,而且决定需要的具体内容。学校教育中,更应重视校园环境的营造,通过加强环境建设,激励学生的需要。以学生尊重需要为例,文华学院在开展尊重教育的过程中,一位学生说,“教育的起点是尊重学生,终点是学生尊重,让学生在充分被尊重的环境下,成长为更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营造一种重视尊重的环境十分重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开始尊重老师、学校、社会,从而产生为社会、他人服务,奉献社会的需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会尊重自己。自尊心是一个人人性中最基本的品质,也是最重要的品质。自尊才有自信。大学生尊重自己,就会尊重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珍惜时光,把握时机,刻苦学习。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首先要注重开放,使校园成为一个开放的环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与社会形成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让学生眼界开阔,站得高,看得远,不仅重视现实需要,而且激发未来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平等、和谐,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质疑的氛围,让学生从中学习、感受、感悟,净化心灵,激发需要,提高需要素质,更好地成长成才。一些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在一个高手如云的环境里,你自觉不自觉都在成长。”“大学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要十分重视“身边的榜样”。一位学生说:“与各种性格、特点的同学相处,从他们那儿吸取长处,丰富自己。”同学们朝夕相处,相互影响,这是最重要、最生动的校园环境。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培育、发现、总结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

4.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需要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既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要激发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教师工作的特点,也是难点。改进课程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关键是要进行课程设计,只有高水平的课程设计,才能产生高水平的课程。好的课程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设计的结果。对课程设计,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既要对一门课程进行设计,又要对每一堂课进行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设计,是指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在发展学生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的愿望实现,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设计要把握几个方面,一是“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课程目标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的;二是单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三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教师角色设计,教师角色指教师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因社会分工而具有的对年轻一代传授文化知识、提升思想境界和培养良好习惯的身份。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设计,实质是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角色设计的关键是进行角色转换,由“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燃灯者、发现者,做一名“知识的助产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需要。课程设计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管理、课程评价设计。教师应通过对课程的精心设计,满足和引导学生的需要,增强教学效果。

5.实施个性化教育提升学生需要

教育的根本在于个体,任何教育都要回到个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世界,每个人成长的问题最终只能由自己解决。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就需要而言,既有共同需要,又有个体需要。文华学院近10年来开展个性化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和提升学生的需要,主要做法有:

划分不同类,指导学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及今后发展需要,将学生划分为学术型、能力型、潜力型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予以指导。“学术型”,即学习基础较好,有进一步提升自己学术水平、考取研究生的明确目标和需要,这类学生占到学生数的20%左右。学校通过设置提高课程模块、提供辅修专业课程计划、指导学生在考研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潜能重新选择专业,帮助他们成长、提高。“能力型”,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有较强动手与实践能力,就业、创业意识和需要强烈,这类学生占到学生数的75%左右。学校顺应市场需求,设置应用模块和技能课程模块,开放实验室、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潜力型”,即成绩不理想,缺乏明确的目标和需要,但具有尚未被发现的其他天赋,这类学生占到学生数的5%左右。学校通过发掘兴趣点、设置个性化课表、实行课程置换等措施,帮助他们实现顺利完成学业的需要。

挖掘优势潜能和确立志向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提升需要。人的需要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联。人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需要,同时,通过对人生目的、目标的探索,又可以反观需要,认识需要。文华学院在个性化教育中,提出“一人一规划”,在于帮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长期和近期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为此,首先开展潜能教育,让每个学生的目标、需要建立在自己的优势潜能之上。潜能是指有待开发的处于发掘状态的潜在能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但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都去开发,要选择自己的优势潜能。学校通过设置潜能导师等方式,帮助学生发掘、选择优势潜能。其次,开展立志教育。“百学须先立志”(朱熹),“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可见立志的重要。学校通过认识自我、确立目标、制定规划、坚持不懈等方式,开展立志教育。通过立志教育,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激发学生的需要和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创新教育空间,为学生认识和实现需要、目标提供条件。教育空间是人们为教育所创设的空间,其重要性体现在,空间充当了教育的角色,是生命之家;教育通过空间来实现,学生的成长、发展只有通过空间才能完成;个性化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创新教育空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创新适应现代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空间,创新“学习无处不在”的校园空间,创新可供选择的制度空间,创新广阔的精神空间,创设个性化教育空间。经过努力,实现“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满足、提升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目标。

以上从五个方面论及如何引导大学生的需要,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能力上。需要决定能力发展的方向,能力决定需要的发展水平。人对需要的认识、激励、提升、满足,都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交往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洞察社会和人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等等。只关注需要,不关注能力的发展,需要即使得到了引导,也得不到提升与满足。

 

参考文献:

[1]舒新城,等.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40.

[2]王仕杰.需要德育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9:20.

[3][20]张檀琴,李敏.需要、欲望和自我——唯物论和辩证观的需要理论[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12,76-8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8.

[5][9][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242,78-79.

[6][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8,38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30.

[8][10][18][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37,507,329,286.

[11]刘凤瑞,陈永先.行为科学基础[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187.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421.

[13]《心理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心理学百科全书[K].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269.

[1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17]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9.

[19]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M]//朱小蔓. 道德教育论丛(第2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5.

[21]A·B·彼德罗夫斯基.年龄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299-300.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23]张旸.事实与可能:学生需要与成人的教育需要之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2):170-176.

[24]黄希庭,等.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J].心理科学,1988,(2):2-8.

[25]孙宝志,韩民堂.大学生的需要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研究[J].心理科学,1986,(6):34-36.

[26]孙宝志,景汇泉.大学生需要理论的二十年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5):608-609.

[27]李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专学生需要结构特点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5(5):78-82.

[2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4.

[3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31]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2.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