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华要闻 >> 正文

境界——校长刘献君在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8-09-30    作者: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新学年伊始,我们迎来了2018级4314位新同学,你们的到来,为文华增添了朝气和活力。我谨代表文华1万多名师生员工,对你们表示热烈欢迎!

同学们,来到大学,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内容很多,但可以从我们的校训开始,理解校训,践行校训。校训是一所学校核心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学生总体的、基本的要求和期望。文华学院的校训是“博学笃志,本立道生”,就是希望大家能在博学中专一,发现并发掘自己的潜能;在专业中立志,树立并坚守自己的远大志向;然后,脚踏实地,立好“本”,找到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最终沿着“道”的指向,实现个性发展。那么,“本”究竟是什么呢?经过几年的探索,文华人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文华的“本”是“懂得尊重、承担责任、提升境界”。尊重体现一种情感,责任体现一种品德,境界体现一种精神。一个人有了深厚的情感、健康的品德、崇高的精神,三者有机结合,就确立了自己的“本”。在前两届新生开学典礼上,我主要讲了“尊重”和“责任”,今天和大家谈谈“境界”。

上半年,我与部分老师及我指导的博士生与2018届毕业班同学访谈交流,提及“境界”时,部分同学有一定认识,但多数同学认识不足,他们说:“境界高深莫测,太抽象,太虚,很难理解”;“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境界是很高的理想层次,不是我们所能够得着的”;“考上了大学,就有了境界”等等。究竟什么是境界?对此,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理解。

境界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是一个人在人生经历中的人生感悟。简言之,境界是人的修为和觉悟所达到的造诣和水平。“境界”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似一只“隐形之手”,区分了人与人之间眼界、认识、格局的不同。我们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一种写作境界;“荷出污泥而不染、海纳百川成汪洋”是一种人格境界;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是一种认识境界,而“止于至善”则是大学的最高境界。境界与学历、地位、年龄无直接关系,但境界却决定着人的观念、态度和行动。

境界是具体的。境界并不神秘,境界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一个人对待学习、工作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精神境界的高低。人的境界在人的行动之中。例如,对待学习,从以往同学们的现实情况看,大体有四种态度: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睡觉睡得自然醒、想缺谁的课就缺谁的课”;迫学,被迫学习,为考试而学习;苦学,为了毕业后找一个好工作,为了考上研究生,围绕功利性目标,学得又苦又累;乐学,将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为今后奉献社会做好准备,对探究真理充满兴趣,对世界万物都想刨根问底,乐此不疲。四种学习状态,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境界。可见,境界是具体的。

境界是分层次的。人的自觉程度不同,对所做事的意义认识不同,其境界也不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根据对人生的觉解,以及所做的事对自己不同的意义,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指,一个人做事,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所做的事对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功利境界指,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道德境界指,开始了解到社会是一个整体,自己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从而愿意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所做之事具有道德意义。天地境界指,认识到社会之上还有宇宙,愿意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达到“天人合一”,这是人生最高境界。

境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说某人达到了某种境界,不是指他就只存在这种境界,而是指这种境界在他的思想、精神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内有一副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很精辟地解释了什么是“学”,什么是“才”。什么是学呢?“合安利勉而为学”。“安”指心安理得地学,“利”指为利益而学,“勉”指勉勉强强地学。三者合在一起称为学,但某一种占主导地位,则境界不同。

境界是不断提升的。不同的生命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不同。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社会面的扩展,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对自我、人生、社会认识的加深,人的境界会逐渐产生变化。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完善、理论思维发展、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学们要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进一步关注、理解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明确自己对他人与世界的责任,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大学生为什么要重视提升境界呢?

——境界渗透着人的成长自觉。从人与物的区别看,物体可以被象征化,但不具有象征意义;可用于促进多种目标的实现,本身却不能实现目标。人是主体,是积极的存在,所作所为是由自己对世界、自我和社会的理解,对过去的记忆及对当下的感知、希望等综合、结构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与动物不同,在做某一件事时,他要了解他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从而才能自觉地去做。

——境界是大学理性之所求。大学之大在于境界之大。大学是理性之场所。人类知识可以划分为“普通知识”和“高深知识”,同学们在中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通向高深知识的基础。但进入大学,你们就进入了一个奇妙的高深知识领域,需要养成独立精神和批判思维,要通过科学实验、学习实践,去探索自身和世界,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境界。

——境界决定未来个性发展的空间。境界有多高,未来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境界提升的过程也是拓展个性发展空间的过程,需要我们穷极一生去追求、去修炼。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梁漱溟先生将“做学问”的境界由低到高,归纳为八种——从形成主见、发现不同、融汇贯通、知不足、以简御繁、应用自如、一览众山小,最后达到“通透”的境界。我们要在个性化教育中提升境界。

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主要任务是学习。为报答父母而学,为考个好成绩而学,为考取研究生而学,为找个好工作而学,这些对不对?这些都没有错,但其境界还有待提升。同学们还要为完善自我、服务社会、实现家国情怀而学,并使之占主导地位。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学习境界。如何提升境界呢?在这里,给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不能改变世界,但书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世界。我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读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书籍,特别是经典名著。通过读书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洞察人生和社会,明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读书十分重要。我们要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第二,立志。孙中山先生说:“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事”。立志,首先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就是方向,就是动力。目标确立的过程,正是价值选择的过程。同样,境界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立志是境界提升的应有之义。我们要继续开展立志教育,帮助同学们确立自己的志向。

第三,实践。境界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把志向转化为行动,在实践锤炼过程中形成的。境界离不开对人、社会及其关系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本源,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今年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的网媒专业郑巧玲同学这样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价值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有了增强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毅力和信心。未来路很长,仍需努力!”希望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第四,感悟。提升境界,还来自于对人生的觉解。如果说,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那么,感悟则是从抽象到具体。要通过自己的沉思,领悟人生,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明确自己的人生态度,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感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开始。爱因斯坦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境界、确立信仰。“迷则为凡,悟则为圣”。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会感悟,提升感悟的深度和水平。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专业,更要懂得尊重,承担责任,提升境界。境界高了,才能视野开阔,眼界宽广,格局增大,精神丰富,为精彩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大家上大学的目的所在。

同学们,在这里,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大家承诺,我们将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学术水平、学校精神,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同学们提升境界,创设良好的平台。也希望大家为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校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